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野外种群数量达1800多只
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近一个时期,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新闻很多。今年两会期间,青海代表团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在祁连山保护区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的照片。荒漠猫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活动隐秘,种群数量稀少,分布密度极低,多年来记录非常少。人民日报用“罕见!30年了,终于现身了!”为题,刊登了几名生态摄影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境内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拍摄到三只棕颈犀鸟的影像。像野生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频繁“现身”也时有报道。黑龙江出现东北虎进村、云南亚洲象北迁的相关报道,又引起了网民关注。最近,鲸鱼又出现在深圳大鹏湾。上述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像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由濒危降为易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