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打啦!两象打架一象中间劝和,网友调侃:和事象?
昨天,无人机在云南新平县附近山林拍到有趣一幕。象群行进过程中,两头象发生矛盾:互咬鼻子、用象鼻揪尾巴、用腿互踢…随后,另一头象上前“劝架”,不仅用鼻子和头两边“安抚”,还试图用身体隔开它们。最终,三头象甩甩鼻子“和解”了。
网友评论
另一方面,由于近期云南野生菌大量生长,网友们担心离群大象会不会误食有毒的蘑菇?专家表示,没有必要担心,这些物种鉴别能力很强,它学习的过程一是家族信息的传递,从小教会它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二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学会。
400多天,500多公里路,行进中的象群,累了困了如何做好补给,补充体力再出发?一路跟踪监测的“追象人”又是怎么做足后勤保障,确保人象安全?
象群长途跋涉中最需要的补给就是水和食物,水的需求还排在食物前面。扭开水龙头、偷吃玉米面、啃食水稻苗,象群这些“花式补给”不断刷新人类对它们的认知。就拿喝水这件事来说,象群至少有两种解锁方式,温情路线的画风是这样的:农田里,两头大象发现了一个双孔的灌溉用饮水槽,大摇大摆、痛快畅饮的它们,也不会介意小象凑过来分得一杯羹。但画风一转,暴力路线又是这样的:看这头大象,对于路边的水窖,掀开井盖的过程,就是一个词——简单粗暴,象鼻子一扯一拉,不费吹灰之力,井盖便开了,水就吸进嘴里了。
专家组成员 沈庆仲:如果有水龙头的话它就会把水龙头打开,如果找不到水龙头哪怕你是钢管它也会给你踩断,一头象不行(不成功)两头会相互帮忙的。本来大象就是离不开水的,它每天饮水的重量其实比它吃的食物的重量还要多。
从空中搜寻和监测象群,它们的补给真可谓是花样繁多,而承担监测重任的追象人的后勤保障同样也不能少。为了保护大象周全,确保人象平安,无人机和红外夜视仪团队24小时追踪象群。在高强度的监测任务中,空中的无人机也有罢工的时候,这不,今天无人机的一个主要配件——减震球,在高强度的飞行任务中突然爆裂了。
云南玉溪公安无人机监测团队 李仁培:无人机的减震球就相当于我们车的一个减震器,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减震球爆裂的这种情况,这也说明我们这个飞行频率真的很高。
这几天象群来回徘徊在易门和峨山之间,前方指挥部采用地面定点投放和空中无人机投食的方式对象群进行引导和保障。这项任务看起来还要持续一段日子,不光云南省森林消防和玉溪公安的两支监测团队,后期还将有更多的队伍加入到追象团队中来。补给越来越充足,追象人还在路上。
(原标题:心好累,别打啦!两象打架一象中间劝和)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