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制系列思政微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梳理取得的伟大成就,经过精心设计、组织、策划,录制了系列思政微课,推进实施“大思政课”理念,发挥各媒体传播作用,弘扬红色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和党员群众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向建党百年献礼。
第一讲
如何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我们深入到历史中,去深深体味那时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就会深刻地理解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的革命需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主讲人:郭春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数据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讲
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高屋建瓴的理论创新,发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创造性力量和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主张,走出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中国道路并向世界证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实现一切梦想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有信心带领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昂首迈向现代化。
主讲人:奚冬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话语构建等方面研究。
第三讲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策略
毛泽东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课程以讲故事的形式梳理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策略,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则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是信仰的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初心如磐。如今,战争的销烟早已散去,但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在昂扬奋进的新时代,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主讲人:石桂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研究。
第四讲
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改造之路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又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正确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步骤和方法,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改造之路,避免了暴力和流血冲突,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找到了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主讲人:张春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论》与当代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