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正点、四代传承,这就是中国铁路人的“硬核”浪漫!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木心先生的这首短诗,描绘了一个让现代人心生向往的浪漫年代,
然而,剥离艺术的加工,那个年代因为交通出行的不便,
常常是一别经年、再见遥遥无期,令人唏嘘。
其实,现代化便捷交通为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也是浪漫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有这样一家人:
四代铁路人、三代火车司机,在接力传承中,
见证了从蒸汽机车到高铁动车的时代更迭,诠释了铁路人的“硬核”浪漫。
深圳卫视《图鉴中国——我们的一百年》“交通出行”篇,将走进杨家四代铁路人的故事。
01 守护铁轨
“老杨!老杨!又有一台机车趴窝了,快去看看!”
刚迈进家门的父亲,连一口水都还没来得及喝,就又出了家门。这是杨庆堂对父亲的工作留下的最深印象。
杨庆堂父亲与党校同学合影
20世纪40年代,杨庆堂的父亲成为一名铁路车钳工。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机车也是日本战败后留下来的,年代久远的老机器,经常会以各种形式“闹罢工”,杨庆堂父亲那一辈的铁路车钳工俨然就是维持机车正常运行的“守护神”。
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火车运输
即便老旧,但在“守护神”们的匠心巧手之下,这些机车也依然在“发光发热”。在抗美援朝期间,这些铁路机车还承担起了为前线运送志愿军和军用物资的伟大使命,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撑。
父亲对铁路钳工这份工作的无比热爱和一生坚守,深深感染了杨庆堂,也为杨家第二代铁路人、第一位火车司机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02 蒸汽为伴
20世纪5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杨庆堂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受父亲的耳濡目染,他毅然选择蒸汽机车司机的职业。那时候做蒸汽机车司机,必须先从司炉做起。
原太原铁路局临汾机务段蒸汽机车司机杨庆堂
当时的蒸汽机车用的是汽门,而汽的大小取决于司炉能为机车烧起多少汽来,别看司炉只是在弯腰添煤,就以为司炉工只要简简单单消耗体力就可以做好,其实它可是一项技术含量满满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蒸汽机车司机侧身望向前方
在杨庆堂完成了又脏又累的锅炉室考验之后,迎接他的不仅是正式成为司机的喜悦,还有蒸汽机车司机的职业病——肩周炎。因为蒸汽机车的驾驶室在锅炉房的后面,司机的视野常常会淹没在腾空而起的蒸汽中,所以我们常常能在老电影中,看见蒸汽机车司机侧身瞭望远方的情景。这个看似悠闲还有几分浪漫的画面背后,是司机的半边肩膀在日复一日地遭遇风吹、日晒、雨淋。
司机的驾驶环境尚且如此,对于当时乘坐蒸汽机车出行的乘客来说,车厢环境也是艰苦非常。“绿皮车、小窗户,在里面铺点稻草、麦秆就坐下了。”在杨庆堂的描述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闷罐车”车厢里的空气凝滞。
当时,政府为了方便老百姓的出行,以“几乎赔本”的价钱定火车票价,而杨庆堂也在一块出勤必备、保证运行安全正点的老怀表的陪伴下,送往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旅客,直至将老怀表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03 噪音同行
当时间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交通事业也取得了极大进展,在这一时期,我国开通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铁路发展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原太原铁路局太原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杨子华
杨子华也是在这一时期接过父亲的老怀表,扛起了杨家第二代火车司机的旗帜,我国铁路轨道上开始出现内燃机车奔驰的身影。
无法关窗的蒸汽机车驾驶室和封闭式的内燃机车驾驶室
开上内燃机车的杨子华,拥有了封闭式的驾驶室,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打。然而拥有两千多功率的内燃机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噪音制造机,让这一代司机的耳朵饱受摧残。如果你在电视上看见司机和副司机靠吼和比划手势来沟通的火车驾驶室画面,就可以抱着万分的自信为身边的朋友“科普”: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内燃机车。
20世纪80年代济南站春运场景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司机驾驶环境迎来了巨大改变的同时,动力的升级也带来了载运量的增长。1979年春节期间,我国旅客运送人数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一票难求”成为此后每年春运的焦点。在“人民铁路为人民”口号的号召下,20世纪80年代,提高铁路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铁路工作的焦点。不论是开蒸汽机车、内燃机车还是电力机车,杨子华也从未忘记安全正点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的责任。
04 一瞬千里
当老怀表传递到杨子华的儿子杨玉峰的手中时,我国已经进入了令世界艳羡的高铁时代。以前的铁路是客货混行,为提高老百姓的出行效率,我国于2000年决定建设客运专线,这就是最早的高铁。党的十八大之后,高铁建设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如今,我国已经建成全球唯一的高铁运行网。
太原铁路局太原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杨玉峰
作为杨家的第四代铁路人、高铁动车组的司机,杨玉峰的工作环境已经与前几代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有了天壤之别,在驾驶室内,不会再有肩周炎的困扰、也不会出现听力的受损,但司机全神贯注于轨道线的要求并没有减少、不论节假日坚守岗位的使命依旧还在。
20世纪70年代检车员在冒雨检修车辆和2020年杨玉峰工作照
20世纪90年代杨子华驾驶内燃机车和2020年杨玉峰驾驶复兴号
如今,在杨玉峰这一代高铁司机驾驶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上,“坐地日行八万里”早就不是梦,母婴操作台、残疾人洗手间等增值服务的出现也为更多人群的出行带来幸福感。“我希望能传承他们坚守和认真的精神,把我的每一位旅客安全正点地送到目的地。”杨玉峰对自己的期许中承载了四代传承的信念力量。
在杨家四代人的故事中,我们看见了城市间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以及人们“出行半径”的不断延展。正如杨子华所说,“安全正点”是司机对所有乘客许下的承诺,而他们也在一代代的传承奉献中践行着这个美好的诺言,为我国铁路发展史写出了最浪漫的一页。
05 百年畅行
杨家四代人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火车这种老百姓长途出行常坐的交通工具的巨变,而我们日常出行、上下班通勤乘坐的短途交通工具也在新时代实现“装备升级”,登上了电动化、智慧化的新舞台,绿色交通、无人驾驶正在创造着新的价值。
回望一百年,我们不禁会为翻天覆地的交通出行变化感到欣慰和自豪。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通行里程仅有2万公里,一半的公路没有铺设硬化路面,交通工具十分落后陈旧,广大内地十分封闭,“行路难”是对当时老百姓出行状况的真实形容。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里,华夏大地上铺就了4万多公里铁路、公路线,武汉、南京等长江大桥飞跃南北,前进型蒸汽机车、东风型内燃机车等开始奔腾在我们眼前,人们出行的脚步越来越顺畅。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成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三大路网体系遍布全国,民航线路、机场建设、服务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新时代,交通出行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高速公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人们可以在“交通强国”带来的幸福感中尽情拥抱星辰大海。
从1921年到2021年,我们不再只能用双脚丈量土地,“出行难”也早已成为“老黄历”, 陆海空全覆盖、出行方式“任我选”才是现代交通出行最真实的写照。想知道更多关于百年交通出行的故事吗?本周六21:20,锁定深圳卫视《图鉴中国——我们的一百年》,一起感受百年交通出行的跃迁!打开壹深圳App或天威深视频同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