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城融合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目标之一。在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下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浪潮。
南京江北新区,立足“国家级新区+国家自贸区”双区优势,双重赋能,培育创新土壤,强化发展基础,重视人才导向,完善综合配套,凸显产业链聚合效应,以高质量的持续高速发展,比肩国际标杆,成为以产城融合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典型。
打造核心产业集聚高地,是产城融合的必经之路
南京江北新区瞄准“芯片之城”建设,叠加国家级新区、江苏自贸区双区优势,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创业创新基金谷。
江北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国家级、省级园区5个,集成电路近三年产值平均增幅达到3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近三年产值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GDP增幅是南京均值的1.6倍。新区重点依托天集产城、台积电、ARM、Synopsys、展讯等龙头企业,借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发展网络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业,以精准的产业定位,凸显产业链聚合效应。
同时,江北新区“以人为本”的产城发展理念、完善的综合配套也将不断推动核心产业的进一步聚集。初步形成的“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纵贯全国的4条高铁线、覆盖全国的地铁系统、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枢纽港、连接河西、江北两岸的“五桥”以及一系列民生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保障,使得江北新区核心产业不断聚集、提升,形成产业集聚高地、产业价值高地,成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主战场,成为对外开放合作展示新平台。
联动国内国际市场,是产城融合的活力之源
中国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最快、市场需求最大、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对全球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和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互相支持、密不可分。
南京江北新区连续三年举办的世界半导体大会,已经成为南京江北新区加快推进“两城一中心”建设,打造“芯片之城”地标产业,对外展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果的一张“金名片”。
“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将于2021年6月9日-11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将以“创新求变,同‘芯’共赢”为主题,广邀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学术、科研、投资、服务等各领域专家及代表,立足南京,放眼世界,为促进半导体产业快速、全面发展提供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元之年,江北新区举办“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将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全面释放产业活力,推动我国积极参与更高层次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
创新型园区,是实现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之一
创新型产业园区,是实现产业全链路服务的有效手段,是释放园区内驱力的内在要求,是凝聚产业核心人才的重要路径,是构建产城人文综合发展生态的关键要素。
传统的园区体系,更多强调产业与城市之间的时间协同、空间整合和规模匹配,导致城市建设与产业环境营造,只能适应既定的产业,无法培育高价值产业,产业发展与人口增长脱节,高端人才流失,难以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而创新型园区体系,则以产业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资源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聚合与辐射能力,实现人才成长、产业升级、城市发展、文化繁荣,促进区域软实力提升,带动区域发展走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在此背景下,江北新区重点引入的天集·江来产业公园成为创新型园区的典范。天集·江来产业公园是由央企参股,产业园区行业领军人物李可先生领衔的专业团队组建的园区开发运营平台。天集·江来产业公园把握江北新区区域发展脉络,顺势而为,以芯片、智能制造、AI大数据为产业导向,重点引入高科技产业配套资源,共创南京江北新区核“芯”产业集聚高地,以此无缝对接“芯片之城”建设。同时,天集·江来产业公园坚持产业园投资开发与产业运营服务并举,专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及培育,并为之打造集科研、办公、商务、交流、生活等综合业态于一体的企业生态环境,以“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为核心,打造产业聚集与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同频共振的生态圈。
产城融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动力,产城融合的不断推进,有利于推动企业、产业与城业同步协调发展,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建设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来源:消费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