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行业

111岁长寿奶奶,喜欢吃花生米,1个月3斤不够,100岁时还能缝扇子

2021-06-08 13:26 网络 wyzx

“我今年多大了?光想着一百多岁了,具体多少岁了,我也忘了,想不着了。”

“你今年111岁了,怎么又忘了呢。”

生于1910年,今年已经111岁的于解氏,坐在床头边的沙发上,语速平缓,语调沉稳地说着自己的日常。她的大儿子,今年73岁的于恒善,则坐在旁边,陪着母亲聊着家常。辛丑年孟夏之时的一束阳光,穿透窗户,映照着这个普通的农家小屋,百岁母亲和步入古稀之年的儿子,一问一答,画面温馨又幸福,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显得宁静又安然。

图片1.jpg

1、村前一条河,村里曾有两位百岁老人

百岁奶奶于解氏,住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刘官庄镇黄家宅村。“俺庄前边有一条怀河,人家说庄前边有条河好啊,去年俺庄里有一位100多岁的老人刚去世了。”百岁奶奶的儿子于恒善介绍说,去年去世的那位百岁老人,曾经和他母亲是一个生产队的,前几年还经常来玩呢。就是现在,村里九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不少呢,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更不用说了。

百岁奶奶于解氏说,自己出嫁时,年龄就快三十岁了。嫁过来后,先后生了六个孩子,两个儿子,四个女儿。老大是女儿,今年80岁了,老二也是女儿,今年75岁了。老三是儿子,今年73岁,老四也是儿子,今年70岁。老五和老六都是女儿,一个68岁,一个66岁。如今,这些孩子都挺好的,儿孙孝顺,有出息。如今,逢年过节时,晚辈都来看望奶奶,全家相聚,几十口人坐在一起,非常幸福。

图片2.jpg

百岁奶奶于解氏缝的纸扇子

2、生活困难时靠针线活补贴家用,一辈子闲不住手

“我的手巧啊,一般针线活都难不住我。我年幼的时候,可做那活儿了。”百岁奶奶于解氏说,后来走集体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孩子多,家里又穷,吃不饱饭,她就用棉布缝一些妇女戴的帽子到集上去卖,换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后来生活好了,她的手一直也闲不住,用酒盒子做扇子,用秸秆作盖顶,到了100岁时还做了不少盖顶呢,都给了孩子家用了。

图片3.jpg

百岁奶奶于解氏的大儿子于恒善

“俺娘过日子,她也闲不住,看着那酒盒子扔掉怪可惜的,她就用剪子剪一剪,然后缝起来,每年都会缝好几个,俺姐姐、妹妹家都有她做的扇子。”百岁奶奶的儿子于恒善介绍,他和姐姐、妹妹、弟弟家,夏天都不用买扇子,就连孙子、孙女家也不用买,母亲每年都缝几把扇子分给他们用。

图片4.jpg

百岁奶奶于解氏缝的扇子

“这个就是我做的盖顶,我还会做笸箩子,小筐,现在年纪大了,手上没劲做不动了。”百岁奶奶于解氏拿着自己做的盖顶说,以前每年都会做不少呢,闺女、儿子家分几个,这个孙子,那个孙女的,每家都分几个,这种盖顶在家里很实用,包饺子、蒸馒头,晾晒个东西,没有它还不行呢。以前盖顶还用来盖铁锅、盖水缸、盖大瓮呢,现在没有用的了。

图片5.jpg

百岁奶奶于解氏用秸秆做的盖顶

3、生活规律,喜欢粗茶淡饭,最喜欢吃花生

百岁奶奶的儿子于恒善介绍,母亲生活起居比较有规律,现在日常生活,一日三餐由他们照顾着。平时在饮食方面,主要就是以粗粮、素食为主,多少也吃点鸡肉。早饭在八点左右吃,主要以小米稀饭、疙瘩汤为主;午饭两三点钟吃,能吃五六个饺子;晚饭在六点钟左右,一般是喝一包牛奶就行了。

图片6.jpg

“俺娘胃口不大好,离心(方言上酸水的意思)的时候,就喜欢吃花生,一吃上就好了。以前牙齿好的时候,她自己生吃花生。现在没有牙了,我们就用蒜臼子给掺碎了,放在那里,她想吃的时候,就用勺子吃点。”于恒善说,母亲吃花生很多年了,已经养成习惯了,每次虽然吃得不多,但是一个月也能吃三四斤。

图片7.jpg

百岁奶奶于解氏身体一直比较好,平时也很少去医院。90岁以前,她还喝茶,也喝点酒,后来就不喝了。95岁的时候,奶奶摔了一跤,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换了股骨头,后来就没法正常走路了。不过,奶奶的身体恢复得还可以,慢慢地自己扶着凳子也能走路了,到了100岁时,她还能自己做饭呢,如今除了不能做饭外,其它的事仍然自理。

图片8.jpg

4、脾气好,生性善良,一辈子不知道生气是啥

“我从年幼的时候,就不知道生气是什么,以前养活这些孩子的时候,小孩再淘气,我也生不起来气,就是装着生气吓唬一下他们。”百岁奶奶于解氏介绍,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心情不如意的时候,她就会想生气解决不了问题,然后自己会缓解心情,从来不会生气。

图片9.jpg

“俺娘是姊妹五个,她是排行老三,俺四个舅,大舅活到了96岁,二舅活到了90岁,三舅活到94岁,四舅活到90多。俺姥爷也活到了96岁,姥姥是活到了70多岁。”百岁奶奶的儿子于恒善介绍,母亲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与家庭基因有很大关系外,同时也与母亲的为人善良,处事豁达,性格好,没有脾气有很大关系。

图片10.jpg

“她从来都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别人困难了,她比别人还撒急(方言着急)。比如以前看到有的邻居吃不上喝不上了,她比自己吃不喝不上还着急,她会从牙缝里省出口吃的,送给人家。于恒善说,平时母亲总是说这个不爱吃,那个不爱吃,其实她不是不爱吃,而是省下来,给别人吃。到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从来不挑食,不管吃什么,只要填饱肚子就行了。从来不浪费粮食,平时馒头、煎饼长毛了,也不舍得扔掉。

图片11.jpg

“俺娘教育孩子,就是以身作则,惦记这个,惦记那个,总是惦记孩子别冻着,别饿着,很少关心自己。”于恒善介绍,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是心地善良,经常和他们说,人活着别去害人家,要为别人着想。如果遇到好事了,先让给别人,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放在最后。母亲一辈子很少出去串门,也很少站在街头玩耍,她说出去上人家里玩,怕耽误人家干活,所以不愿意去打扰和影响人家的正常生活。

来源:朝闻天下

分享到

基金评级引导长期投资 民生加银旗下多只基金获“双五星”

《盗墓笔记》《文城》等经典IP加持,懒人畅听探索内容更多可能性

北京庄园:透过建筑 传递墅居生活的情感与表达

口腔护理新标准!引领高端电动牙刷行业升级——素士灭菌刷

最“火”高考季,加多宝爱心助考护航大学梦

汪林朋景甜同框带货3.2亿 居然之家数字化不止“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