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以茶富农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茶日”。中国是世界上茶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统筹做好“茶文章”,对于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至关重要。
茶是中粮集团旗下的主营业务之一,茶产业是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中粮依托自身全产业链优势,通过“中茶”这个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品牌带动,深挖茶产区特色资源,做强茶产业链、推动科技兴茶、加强利益联结等,实现强茶富农,把“茶文章”写出了中粮特色。
夯实产业链 促进产业强茶
我国茶产业长期集中度偏低,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这导致茶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一直不够凸显。中粮依托自身全产业链优势,以茶园基地为抓手,对茶资源进行深入整合。
在各茶叶产区,中茶在深入调研后,一改原先分散经营的模式,与当地政府、供应商、茶农、合作社、村集体等开展紧密合作,分清权责、制定茶园基地建设规划,将各方纳入统一、规范的茶产业链中,实现产业共建、共同发展。
以此模式,中粮在云南、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茶叶主产区相继开展茶园基地建设,截至今年4月,在全国的可控茶园基地面积超过10万亩。建设过程中,中粮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对供应商、茶农等的种植技术指导、水肥管理指导、农药统一配送等,使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中粮还按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原则,有侧重地成立“云南原料中心”和“闽北原料中心”,以进一步加强对茶园基地、原料供应等环节的协同与管控。在云南,中粮与普洱市开展有机茶园基地战略合作;在福建,中粮与建瓯、蒲城、武夷山17家生产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均成为当地茶产业振兴的重要助推力量。
下足功夫 推动科技兴茶
要振兴茶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中粮在推动科技兴茶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通过科技特派员、打造科技“铁军”等方式,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安全质量及提高茶农技术水平等方面,给茶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在福建松溪县,科技特派员叶红成为中粮以科技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叶红在对松溪茶叶产地进行深入调研之后,挑选优质茶园的菜茶成功制成当地特色白茶产品:生态贡眉白茶、生态寿眉白茶、九龙大白茶等。其中,九龙大白茶由于芽头肥壮、毫香显露、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醇回甘等优势特色,被作为重点良种进行增植,力争打造成松溪县的白茶名片。
了解到松溪县的春茶季节适逢雨季,而用传统的自然萎凋方式制成的白茶存在品质不良、色泽暗黑、香气低沉、滋味青苦等问题,叶红及时引进白茶自动化萎凋房技术,用新手段解决了老问题,大大提升了当地白茶的加工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
面对松溪县茶农长期由于缺乏茶叶种植技术而误用农药、导致茶叶农残不达标的情况,叶红多次对当地茶农进行茶园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指导当地专业合作社购买安全适用的农药,并安排植保员根据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给茶农配送农药,使当地所产鲜叶快速达到了国家标准。
中粮打造的茶产业科技“铁军”,更是手把手教茶农制茶。今年一季度,中粮先后赴福建建宁、同安及云南勐海等多地对当地茶园茶农现场实地讲授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生长、初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解答茶农关心的技术难题,并指导茶农进行规模化、标准化茶园管理,传授品牌建设、采购技巧、制茶工艺、制茶设备选择等经验,真正把技术送到茶农手中。
利益联结 推动茶叶富农
在夯实产业链、促进科技兴茶的基础上,中粮成功建立起与当地茶叶合作社、茶农等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强茶富农的中粮模式。
在江西修水县,中粮与当地代表性茶企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接机制与原料购销关系,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当地采购合格茶叶原料,并派遣管理和技术人员,指导茶企提高原料质量及茶园、工厂管理水平,推动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价格机制。过去三年间,直接带动56个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超200名贫困人口增产增收,成为助力该县脱贫摘帽的重要产业力量。
在杭州,中粮旗下中茶龙冠公司拥有知名的“国茶龙井”龙冠龙井茶,连续20多年为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提供茶产品。多年来,依托公司及品牌优势,中茶龙冠在千岛湖基地投资建设以龙井43为主的国家级良种生产示范茶园和标准化茶叶加工示范厂,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吸收当地农民进入自身产业链,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自对农民进行管理和技术培训,使当地农民成功转变为制茶工人,实现了就近就业、职业转变。同时,中茶龙冠还对当地茶农的合格鲜叶统一收购,只要鲜叶合格,价格只会更高不会更低,使当地茶农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十几年精心培育,中茶龙冠在当地带动周边茶园5000多亩,受益农户2500多户。其中,扶持当地茶叶种植大户成立了五家茶叶合作社,培育出12个无公害茶厂,农户茶青收入比周边乡镇高出30%,“龙冠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接下来,中茶龙冠将通过与当地政府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结盟,进一步助力茶产业振兴、茶农增收致富。
来源:朝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