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文化节,刘彦龙引领老白干开启“印象文化”工程
提及河北,可谈的东西似乎不多,身边的异地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也不免常常尴尬:恩,河北人,挺好的,老实、朴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时间久了,听到老实二字总是不由得冷汗直冒,一种莫可名状的尴尬感油然而生,仿佛不仅没有得到夸赞,反而遭受了廉价的同情和无心揶揄。
我理解中河北人的老实,既是刻入骨子里的保守,更是流进血液里的通透:河北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风格让人倍感可靠与亲切,但羞于表达、过于内秀的性格总不免让人着急。他们对于生活的向往不输旁人,但对于生活的赞美往往不宣于口,不是感情淡薄,实在是不懂表达。河北人如此,河北的酒亦然,如果硬要用一个网络热词来形容,那一定是不明觉厉。
之前和酒友喝得尽兴后曾经妄言,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区域的人或文化,当地的名酒一定不容错过。不仅仅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养育一方粮食和酒的客观事实,更因为白酒这玩意,承载了太多有关文化与历史的记忆与情绪。有道是,什么样的人酿什么样的酒,什么样的酒传承什么样的文化与文明。
因缘际会,母亲节当天,有幸到老白干酒厂参加第三届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客观来说,亮点不少,无论是大气恢宏的开场舞蹈表演还是荡气回肠的情景舞台剧演绎,主办方都不可谓不用足心思,但要说最打动笔者本人的点,还得是“印象·衡水老白干”这一主题,仅仅“印象”二字,传递的画面感和厚重感便扑面而来。
倒不是笔者喜欢尬吹,市面上很多白酒都在尽量与历史文化等符号“攀交情扯关系”,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初闻印象二字时,却毫无违和之感。究其原因,大概在于笔者深入了解衡水老白干1900余年酿酒历史后,内心真实感受的激荡与澎湃。了解老白干历史的人都清楚,这款与燕赵子女风雨同路的老酒,兴于汉、盛于唐、定名于明,历经多个朝代更替历史变迁。千年岁月的打磨下,衡水老白干不仅完整保留了酿造技艺,近年来更是在科技水平的助力下,匠心独运推陈出新,在酒品酒质的提升上屡获突破。
醇香清雅、甘冽丰柔是初品老白干后的舌尖印象,倘若你足够懂酒,再闭上眼回味半晌,老白干香型的层次感和地缸酿造的特殊香气定会缓缓侵入心脾,化于心间,这是来自内心的第二重印象。想要领略老白干酒的第三重印象,那就必须要去深入了解这款老酒背后的秘密了。
老白干香型白酒以优质高粱做主料,精选小麦制曲,采取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低温入池,地缸发酵。老白干酒体分子量小,更易代谢,其“杂醇油”含量也极低,从而形成了“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的特点。饮后不上头,是老白干酒留给世人最鲜明的第三重印象。
太专业的内容不谈,仍回到酒质本身。传承千年、精工细酿的老白干酒一如质朴、纯良的河北人,骨子里散发着对于酒道的执著与坚持。在贴牌、假酒满天飞的乱世中,老白干人自上至下始终坚守初心,用心造好酒。老白干人从选材到发酵,从酿造到成品,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不因市场好恶而走捷径,不以眼前利益而偷成本、舍工艺。如果说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锻造出老白干酒荡气回肠的悠悠回味,那么这份对于消费者期盼至诚至信的回馈,才是白干老酒历久弥香、香飘万里的底气和动力。
活动现场,笔者对于老白干集团老总的一席话颇有感触:“本届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以“印象”为名,以千年匠心献礼建党百年,秉承千年匠心,致敬百年荣耀。”简简单单的印象二字,浓缩的是上下千年冀酒文明的历史,融合的是成千上万老白干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守品质,凝聚的是千千万万河北人老实做人用心做好酒的信念与坚持。
如果把老白干比作河北人,懂酒的人自会会心一笑。当举杯将其饮尽后,愿诸君与我般,都能感受到那跨越千年白干老酒的传承与醇香,都能在静好的岁月中,品鉴那些年,白干老酒留给我们的故事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