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健康+数字化”未来:六位院士和阿里巴巴一起聊了些啥?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医疗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医疗科技相结合,“未来医疗”的图景已经开始揭开面纱。
一场关于“健康+数字化”现在和未来的对话正基于此展开。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数字健康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詹启敏等六位院士,及十余位三甲医院的院长,与阿里巴巴集团相关领域负责人齐聚一堂,就数字健康、智慧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王辰院士在致辞中谈到,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保障、健康管理等领域,极大提升了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普惠性、共享性和公平性。在防、诊、控、治、康的医疗全流程中,数字技术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现有技术带来升级。当前,在数字健康领域,最重要是加强顶层设计,破除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的障碍,形成多方利益共享的机制。
詹启敏院士表示,今天谈健康和过去相比,概念、理念、定位都有所不同。过去谈健康是以疾病诊疗为中心,今天则产生了大健康的概念,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生病的人群,还要关注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有高危风险的人群;不仅要重视疾病的早诊早治、临床诊疗,还要重视疾病治疗后的康复、慢病管理、康养等,是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来保障人民健康。
“通过互联网医疗,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线复诊开方,让3亿慢病患者无需再到医院排队买药。这些都是技术和医学结合带来的新变化,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总裁闻佳在致辞中谈到,过去人们觉得技术是医学的辅助,而未来则需要技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
闻佳女士提到的技术和医学结合的上述案例,来自阿里健康的实践。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阿里健康今年4月提出新愿景——做照顾你和家人健康的行家里手。未来,阿里健康要从用户价值出发,建成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基础设施。
“互联网医疗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医疗信息的不对称。这是互联网技术与医疗专业深度融合的交汇点。”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在论坛上表示,每天在互联网上寻求医疗知识的人群高达五千万,然而现有的网络医疗信息却并不能做到标准化、专业化。阿里健康致力于构建专业的医疗知识体系,让健康人知道怎么管理生活,生病了知道怎么办、找哪位医生、怎么康复,通过包括数字化在内的各种手段,打破互联网医疗全链路服务的关键壁垒。
数字健康与智慧医疗,给传统医疗行业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服务效率的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论坛上谈到,数字化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是公共资源包括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大大提升,具体到患者身上有一个例子就是看病时间的缩短。未来,从医疗资金、医药,到医院空间的高效利用,潜力非常巨大。
王坚的另一个身份,是首位来自民营企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兼任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这层特殊的双重身份,及阿里在数字健康领域的长期耕耘,让这场“六位院士+阿里”的关于数字健康未来的交流,和“健康+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形成了有趣的呼应——数字技术与健康行业深度融合,已成行业共识。
当天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带来了一个技术提升诊疗效率和医院智慧化程度的典型案例。
“在我们医院,甚至你找不到一个挂号大厅。以前挂号、付费的队伍排得很长,现在不存在排队,一部手机搞定。运送药品、器材,也全部用机器人、空中无人机。全国各地,包括全世界各地到我们医院来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都认为这是全球信息化程度、智慧化程度、管理程度最好的医院。”陈作兵说。
实现这一智慧化就医图景,有赖于阿里巴巴与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具体来说,浙大一院通过运用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在云端即实现医院海量动态数据的实时运算,对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调度,并智能化高效匹配,以确保这家拥有1500张开放床位,门诊量8000人次/日的大型三甲医院可以7×24小时不间断运营。
来源:华夏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