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揽胜,与古为徒
淅淅沥沥的雨也没能阻挡在这个“五四”青年节前往孤山南麓西泠印社一览盛迹的脚步。
自从朱妙根老师拉开了“五一”期间“走进西泠印社寻书刻古迹”活动的大幕,西泠印社就成了书法四步法学员们争相探访并热议的景点。
上午九点左右,与朱老师及师母、郑艺师兄先后到达人文荟萃的西泠印社。印社居山而建,占地不广,但却林泉别致,景物幽绝,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可谓融人文意趣山水园林于一体,故有"湖山最胜处"之誉。
在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书“西泠印社”四字行书匾额下走入黑瓦白墙的月亮门,古韵雅意扑面而来。左侧是一泓清澈的莲泉,上侧就是柏堂,柏堂是印社最重要的建筑。堂内有印社创始人丁仁、王褆、叶铭、吴隐和历任社长的照片及简介。
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匾额“西泠印社”。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沙孟海书。
柏堂前,莲池旁,矗立着辟邪仿龟钮巨大印章,四面刻满印社社员签名,即《西泠印社建社八十五周年纪念社员题名》碑。这上面,我们找到了朱老师要求寻觅的王个簃、朱复勘和李伏雨的题名石刻。
月亮门入口处右侧,即莲池东侧墙面上,是丁茂鲁绘、陆抑非题的大型砖刻《西泠印社全景图》,是西泠印社的图文介绍,“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
柏堂西边为竹阁,相传最初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筑,诗人好竹而卧,曾作《宿竹阁诗》:“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竹阁小巧玲珑,四周修竹如帘。绕过柏堂,向屋后左侧的小径走去,是一座上书“西泠印社”隶书枋额的前山石坊,为印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额枋上隶书“西泠印社”为张祖翼手书,两旁石柱上刻丁仁撰句、叶铭书写的篆字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
竹阁西侧,与竹阁相连的是印人印廊,印廊北又和数峰阁相连,是一面阔五间的单坡廊道。廊内展示了明清至现代名家篆刻作品47方,包括有丁敬、邓石如、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40余人的篆刻作品。
柏堂的东侧是印人书廊,是一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的入口端有太湖石小桥与入园小道相通。廊内主要展示书法刻石,计有丁敬、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著名印人的书法作品17件。
“渐入佳境”这四字石刻我们上下来回找了两次,终于在郑艺师兄回眸之际找到了。原来,它就在前山石坊右下方崖壁上。镌有“渐入佳境”四字的那方崖壁满是青苔,又十分斑驳,“佳境”却恰恰由此“渐入”。
拾级而上,便是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室内有各时期社员的书画作品。图书室的东面是仰贤亭,为明代古迹,1905印社初创时期重建。仰贤亭为封闭式建筑小品,粉墙黛瓦,古朴雅致。亭内文化展陈丰富,有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二十八位印学先贤石刻画像碑,故名仰贤。自亭右沿曲廊向东便是宝印山房,此处展示之金石书画精品颇多。仰贤亭的三面都悬有匾额,其中正面园洞门门楣“仰贤亭”匾额为赵朴初题写。东门“仰贤亭”匾额由王个移书。南墙外“仰贤亭”匾额是1979年9月沙孟海书。
穿过前山石坊,前方竹林中的毛杉木六角亭就是石交亭。石交亭1912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倡议构建,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石交亭右上岩壁刻有篆书“静观”二字,1983年由社员李伏雨所书,款字几乎剥落至尽。
沿着雨中湿漉漉的山径,继续于绿阴丛中上行,迎面看见一泓清泉,冷冽清幽,即为印泉。印泉,乃“西泠四泉”之一。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印泉”二字,勒于崖壁。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诸社友即可鉴泉,以订白水之盟。同人于摩挲金石之余,因得以瀹茗品泉,共涤烦襟,心心相印……”
印泉右侧石阶为鸿雪径,“鸿雪径”得名于苏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之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燕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一百多年来,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雪泥鸿爪”,瞻仰前贤的同时探幽揽胜,更满足了许多文人墨客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的愿望。
石阶左壁凿有“印藏”。1918年,李叔同在虎跑寺出家为僧前,将自己所用印章悉数赠送印社,当时叶铭为之凿龛庋藏,并有“印藏”题记。据说弘一法师出家后,其治印与书法都似消尽了人间烟火气,以致沈禹钟印人杂咏赞叹说:“飘然出世一僧枯,留予朋曹印与书。脱尽人间烟火气,不嫌文字相难除。”每在此处驻足,总会哼起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想起他临终前提笔写下的“悲欣交集”……我想,在陋室绳床上,他一定是噙着“悲欣交集”的热泪、唱着《送别》走完了他的人生,轻轻地挥别,潇洒地转身,融入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他一生的尘缘萍踪,既诗情画意又神秘高贵,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丰富的书印佛学等成果,更多的对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而今,时光流转,印藏的石壁布满了青苔,大师所治印章作为文物,虽已悉数取出永久收藏,但鸿雪径成了后人登临凭吊的历史遗迹。石阶几步,却曲径幽远……
顺着鸿雪径上去就是凉堂,是宋绍兴年间的古迹,当时曾在堂前植梅数百株,被称为“西湖极奇处”。遗址久湮,1924年重建。转过凉堂,白色庄严的华严经塔便映入眼帘。只是近期正在维护修缮中,原来西泠印社最具人文意蕴之处的山顶显得颇为凌乱。
经塔下方有泉而狭长,俞曲园取“文思泉涌”之意曰:“文泉”。北面摩崖上钟以敬小篆“西泠印社”和吴昌硕隶书题记的倒影,则与清泉睡莲游鱼相映成趣。1924年,南浔张均衡出资于山崖处凿“闲泉”,导与“文泉”合。泉上“锦带桥”,乃印社创始人丁仁在抗战期间从白堤锦带桥携来一段栏杆,安置于两泉之间作桥。于是,在文人的奇思妙想中,中国最小最短的桥就这样诞生了。
沿文泉向西,过丁敬石刻坐像,观乐楼前有汉三老石室,内藏《三老讳字忌日碑》是江南仅存的汉碑,当年要被转手海外,幸西泠诸公和吴昌硕发动沪上画家募捐将其赎回;往东高台处有题襟馆,馆连鹤庐;下台西行,经闲泉、规印崖刻石及缶亭,泉边有持笠捻须之皖派大家邓石如立像。过小龙泓洞,洞后有碎石铺就的小径通往小盘谷、还朴精庐和后山石坊……
古拙隽雅的西泠印社,与西湖山水融为一体,守望着百年金石传统而不随波逐流,成为全世界书印人向往的殿堂。孕育印社的孤山恰如一枚永恒生辉的印章,深深镌刻着117年厚重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登临揽胜。
每次踏进这道月亮门,既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穆,又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因为,这是一座全国书印最高学府,这里可以和大师面对面交流;因为,这是一座开放的、露天的、永不关门的书学场所;因为,这是我们书法四步法公益讲堂的学员最值得饱览的圣地……
而每次站在题襟馆前,立于孤山之巅,俯瞰整个西湖山水,近处葱郁、远山含黛,那连绵清丽的景致,足以让人沉淀,也让人遐思……
此次朱妙根老师寻书刻古迹活动刚开始,定居香港的徐军就迫不及待地捷足先登,荣获冠军大奖。此后,活动不仅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更有不少学员纷纷登临孤山。如杭州的老子他说、大圣、常果、蒋霖、郑艺、陈旭升,临平的予湛、云轩、鱼儿、玉玺、朱杭萍等,先后登孤山防名胜,并做出不少美文美图,成为书法四步法公益讲堂的学习典范。远在广西的覃木材利用曾经孤山揽胜的亲历照片也作出了西泠美篇,遥隔千里地参加了活动。他们中,有的已经多次走进西泠印社,有的全家人行动,有的冒雨前往,临平朱杭萍扭伤了脚仍坚持探寻到底,还有海归女才子中韦子专程送上海赶来……还有很多不能亲临西泠印社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遗憾,但都非常关注此次活动。
正值五一假期的第四天,虽是细雨绵绵,可是清幽的小径上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湖山灵秀,清缘雅谊,走进印社,不觉中到了某种境界,心境平和,落到湿滑石阶上的脚步依旧踏实精进。望塔修心,观景怡神;有迹可循,无忧天地。时感:无佛不善,无古不雅!
半日匆匆的脚步,其实根本领略不了西泠印社如此丰富厚重的风物景致。提笔之余,常常记不清那些景点或石刻的具体方位与顺序,尽管我们极其努力地回忆,依然有些紊乱。
若得闲暇,我还想登临孤山、移步湖上,于湖山清远、水色空碧间,呼朋唤友再次共赏金石之美……
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