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广告

“文旅商学”赋能古城镇“新生” 华侨城探索新型城镇化样本

2021-04-21 15:37 网络 wyzx

4月16日,由华侨城深东集团、华侨城创新研究院与华侨城策划规划联盟联合主办的“大湾区新型城镇化与文旅创新研讨会”于深圳举行。本次创新研讨会通过聚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经济”、“新场景”和“新活力”,共同探讨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以文旅产业赋能古城镇、历史文化街区,擦亮老城名片,延续城市文脉。

何镜堂:当下应该努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历史绵长、人文荟萃,这里拥有大量历史文化古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进展”。在论坛现场,与会专家们重点聚焦番禺沙湾古镇、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等四大古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它们均处所在城市中心,长年保持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激发新动能、焕发新活力?这也是是与会嘉宾们重点议论的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特意为本次会议发来视频致辞。何镜堂表示,建筑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者的和谐统一,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而时代则体现了建筑的精神和发展。当下应该努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有效模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地发展。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征在本次会议上介绍,华侨城集团30多年来始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的背景下,华侨城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推进内外部合作,寻求资源,强强联合,共同发展。他表示,华侨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力求将古城发展与文化传承串联、将古朴与现代交融、将生活与艺术衔接。

“文旅商学”如何赋能成圆桌论坛焦点

围绕着如何更有成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莹、北京光影梦幻集团多媒体演艺事业部总经理赵洋等分别代表文旅商界就业态内容创新分享了经验与案例,阐述了各自观点。庄莹提出人文+度假,文化遗产地+旅游度假区,这样的双线模式能够引领示范‘文旅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陪伴历史,塑造文化遗产地;根植文化,打造旅游目的地;破壁旅游,营建时尚生活地。

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如何激发岭南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在深圳华侨城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龙主持的圆桌会议中,共12位嘉宾6位一组分别从“创新赋能”和“产品创新”的角度深度对话,分享了各自企业对文旅商娱创新产品的探索经验。

宽窄巷子现在已经成为外地人游成都的必“打卡地“。主持了宽窄巷子的项目运作管理的九州无同文旅集团董事长尹建华在圆桌论坛现场表示,宽窄巷子在主体改造和重建之初也面临如何从传统居住转化为文化旅游功能的挑战,始终坚持有机更新进行转换,保护其原有肌理进行修缮和改造,并去进行文化提炼与当代发生关系。

尹建华表示,北京路步行街既是千年商业文化中心,也是当地文脉,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运营建议要坚持有机更新,在业态融合上有很大空间可以探索。

田子坊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而它本身是一处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与此次研讨的四大项目有相似之处。在本次论坛上,田子坊总策划师/田子坊商会会长吴梅森分享了田子坊历经20年发展历程的三条主要经验,首先要以文化为灵魂,让灵魂成为主轴;其次以产业和商业为基础运作发展,将整个地区带动起来,再次要以旅游为载体展示本地里巷风貌。

华侨城深东集团新型城镇化合作联盟成立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需要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践行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将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赋予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此次论坛上,由跨文旅、商业、文创、新媒体、数字、基金、创意设计等领域企业组成的“华侨城深东集团新型城镇化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以“创新发展、合作共享”为主旨,汇聚文旅商学专业力量,为大湾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规划策划、运营管理、投融资、营销推广、文化演艺、数字技术、资讯共享等合作与交流平台。

“十三五”时期,华侨城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逐年增长,总资产由1370亿元增至近7000亿元,拟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次跨越”,朝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作为华侨城集团拓展大湾区和推进“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布局的主力军,华侨城深东集团将积极开拓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力争成为政企联合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打造文旅项目的“金字招牌”。而本次创新研讨会形成的政企互动、业界互助、学界互补的良好氛围和探求方式,也将为大湾区和粤东区域的文旅创新献计献策,并落地形成一系列对话机制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各路大咖多角度深度分享研讨“文旅融合”新机遇

在本次创新研讨会上,就如何在历史文化保护更新的语境下进行文旅运营的创新赋能,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等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

王鲁湘:中国古村镇在广东保留最完整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这些年他在广东省先后已经走访了50多个村镇,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广东,古村镇并没有荡然无存,反而是全中国保留最完整。他发现,无论是粤西、粤东还是粤北的古老村落里,能找到古老中原文化的记忆和符号。在他看来,岭南文化具备大陆与海洋的双重文化性格,前者表现为耕读传家、聚族而居、光宗耀祖、匠人精神,后者表现为冒险拼搏、天下为家、商业诚信、结社互助。双重文化性格形成的二元文化结构是大湾区新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保护与传承的。

王鲁湘认为,大湾区“新经济”、“新场景”、“新活力”,不能摒弃传统和渊源,应该新中有旧。应该在对传统文化追根溯源的基础上,让其融入大湾区新型城镇化和文旅创新事业中,真正成为“新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场景”中最灿烂的一笔以及“新活力”中永不枯竭的古老源泉。”

马向明:科技创新带来湾区“都市圈”新联动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背后依赖于整个国家的创新。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马向明总工程师进行以“大湾区战略之下的城市群新趋势”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创新功能的发展,在改变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模式,都市圈成为引领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力量,在这个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和文化的力量逐步显现,在中宏观尺度塑造着都市圈发展的时空格局。

在马向明总工程师看来,当下湾区发展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的珠三角依托香港开展两头在外的外源式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产业链中相对边缘化的制造业基地。而今,广州、深圳成为要素聚集的主要吸引点,核心城市出现要素的“圈层聚集”。

马向明总工程师认为,科技创新功能发展,带来了三个变化。首先是湾区“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发展的特征出现;其次是城市间合作加强;再次是孕育了中间机会。他以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为例表示,城市之间联动大大加强,这就是科创带来的变化。而轨道网络和枢纽体系把都市圈链接起来,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的共同作用,造成复杂的都市圈梯度关系。

对于湾区都市圈“广佛级”和“港深级”的发展,马向明认为,广佛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共同文化形成历程的见证。在行政上有可能沿中心城区(主城区)边界形成达2100平方公里的广佛同城核心区,形成恒星-卫星式结构,成为高度融合的大都会核心,会有着发达的文化产业。而“港深级”则会形成亚文化发育、创新网络发达的组团式的多中心结构。

王世福:文化兴湾需要共建粤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兴湾,需要国际视野,响应国家战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在会上表示,粤文化是大湾区的天然粘合剂。在他看来,多元包容与平等友善的岭南精神作为一种城市社会秩序优化的方式,粤菜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饮食方式,粤语、粤剧作为一种全球华人文化交流媒介等,都是满足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方式。

“共建粤文化是大湾区共同体(湾民)内涵凝聚的需要。”王世福表示,多中心国际联系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显著的特点。他非常期待广州为代表的广式生活,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先锋,香港所代表的粤文化国际化相结合,凝聚大湾区精神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他认为,需要积极培育大湾区的地域认同、营建城市化进程中的美好社区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实现高密度宜居所必须的社会凝聚力。

王世福还在现场分享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项目的改造案例,表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所有举动,是响应文化兴湾,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除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之外,世界上最有文化的一个大湾区。”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宛西制药马云为仲景“三分钟讲透经典”发声做《品牌引领,经典驱动》演讲

“迎光绽放”光芒耀眼 青岛电视台《都市文化》探班“花房之夜”

快乐科普,预防感冒“妥妥的”

“花房之夜”倒计时,花房主播集结青岛“找自己”

春夏焕新,服饰、出游、防晒成唯品会4.19品牌特卖节热门关键词

再下一城 持续热销 祥菱V3领潮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