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车城融合应用如何进行商业化运营?武汉示范区三期重点关注和研讨
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应用如何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已成为促进技术产品成熟和市场普及的关键。
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应用如何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已成为促进技术产品成熟和市场普及的关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三期项目的筹划也逐渐提上日程。近期,由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牵头,围绕武汉示范区三期的建设创新正举办系列专题研讨会。4月12日,第三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行,会议主题聚焦“车城融合应用的商业运营模式”,探讨武汉示范区三期建设中各类应用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
会上,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东风汽车、华为公司、百度智行、京东X研究部、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海梁科技、博世中国、奥迪汽车、潍柴雷沃、PP停车、行深智能、白犀牛、智行者、海康智联、小鹏汽车、元戎启行、驭势科技、华砺智行、特来电新能源以及武汉示范区、武汉开发区城管局、武汉市公交集团、武汉中交交通工程公司、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武汉大学的20多位政产学研各界专家,针对智能网联车城融合应用的商业运营,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首先分享了自动驾驶微公交、智慧停车、智慧园区、末端物流及即时物流、智慧环卫、智慧农机、智慧灯杆、车路协同信息服务以及智慧城市大数据交易等多个领域车城融合应用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并针对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及数据资源能否实现商业运营,车城融合应用在城镇治理中最早能运营落地的场景有哪些,各类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在武汉示范区如何加快落地,在运营体制创新、规制突破、路权开放、数据共享等方面有哪些瓶颈及诉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于2019年9月正式揭牌,并颁发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商用牌照,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武汉示范区经过两期建设,初步建成了三大体系,即开放的车路协同体系,包括标准化的智能基础设施和统一的城市操作系统平台;基于联合创新实验室群的科研体系;以及支撑商业运营的应用体系。自去年12月以来,龙灵山自动驾驶主题景区、江汉大学校园末端物流等应用陆续建成投入运营。目前武汉示范区已有自动驾驶物流配送车、自动驾驶穿梭巴士、ROBOTAXI、自动驾驶售货车、自动驾驶环卫车等30多辆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据系,武汉示范区三期计划开放武汉经开区全域道路,通过车联网与交通管理系统的融合实现智能化改造,支撑智能网联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营,重点打造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等商业营运模式。同时,将持续拓展智能网联城市操作系统平台,接入更多的城市感知数据,实现车城融合,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多部委制定了相关政策规划,推动实施新型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车城网”,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作为国内最早推进车城融合发展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运营方面也将带来更多值得关注的“武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