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工心脏研发成功,全磁悬浮!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不用心脏移植也能救治
3月17日消息,重症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我国大约有一千五百万心衰患者,有一百三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的终末期心衰患者。
2015年,苏州一家企业经过10余年的努力,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重量与手机相当,这个“铁疙瘩”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但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在技术上不输世界顶级人工心脏,更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目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在北京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已完成临床试验25例。但是5年时间过去了,这款产品只能通过临床试验以及人道主义豁免形式,在少量病人身上获得了应用。
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工心脏是极为复杂的植入式医疗器械,涉及大量跨学科、跨行业、跨机构的对话和沟通,由于学科和视角的多元化,企业、医学界和监管机构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对于最终商用落地的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切时间。
网友评论
网友:太赞了!
延伸阅读: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在四川康复出院
“我现在感觉身体很舒服,很健康,最近还胖了七八斤。”2021年1月5日下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与几个月前只能在躺在床上生活相比,如今他已能自己行走,生活也能自理,只是体内多了一颗人工心脏。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黄克力介绍,宋先生今年42岁,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经过内科规范药物治疗,心脏功能情况持续恶化,对药物反应差,生活质量进行性下降,生命濒危。“经仔细评估,他已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预期寿命不到1年。”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心脏移植是最终解决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供体缺乏,患者往往失去心脏器官移植挽救机会。”黄克力告诉记者,在此背景下,经医院专家团队评估,医院于2020年11月10日为这名患者实施了全国首例商用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
黄克力介绍,目前国内采用的是第三代人工心脏,其核心组件是一个磁悬浮的驱动装置,重400多克,接上一根人造血管后,可把心脏的血液引到人工心脏中,随后回输到人体血管。“这样就可以代替人体心脏工作,让心脏充分休息。”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与宋先生身体相连的,还有一个电瓶装置。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告诉记者,那是人工心脏的电源系统,通过一根电线穿过人体,与宋先生体内的人工心脏相连。
“电源系统可以插电使用,也有3块电池,每块能维持6个小时动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不能断电。”王文艳说,未来患者必须时刻携带电源系统,除了不能游泳,一般的日常活动都能完成。
王文艳表示,对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来说,手术成功是重要的一步,但后期的康复训练和对机器的使用培训也至关重要。“这个患者目前已经过非常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教育,他的自我操作管理能力通过考核已经达标。”
“人工心脏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和有效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黄克力介绍,目前全球人工心脏植入量超过14000例。但在中国,人工心脏的植入才刚刚起步,此前全国仅有几家心血管龙头医院开展了人工心脏植入技术的临床前期试验。四川省人民医院该例手术,是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价格多少?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介绍,此次医院为患者免费手术,免费提供人工心脏系统,只收取了20余万元治疗费用。“目前一套人工心脏系统在国内的价格超过100万元。”
据悉,2013年以来,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美国犹他大学医学中心开展合作,启动左室辅助系统项目的准备工作。2020年6月,该医院心脏中心与有关企业共同协作,正式启动人工心脏高新技术项目,进一步推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技术在中国顺利开展。
此次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顺利康复,标志着四川省人民医院成为国内极少数能独立开展该项目的医疗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