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视频邀请中国犯罪心理学第一人马皑出山,抨击女性受害论火遍全网
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个起源于20世纪国际妇女为争取平权而斗争的节日,是每个女性共同的节日,也是国际社会对妇女权益和成就的尊重。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西瓜视频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马皑共同发起「让女性更安全」计划,一同讨论:女性的不安全感到底因何而起?
女性感到不安全的来源,真的是因为她们“太敏感”吗?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安全权益是否得到保证,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女性承受的恐惧,远比想象的多。
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全球每10万女性人口中约有1.3人被杀害,有35%的女性都曾经历过身体或性暴力,这个数字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更高。
相较于国外,国内女性的生活环境更为安全,根据全球最大的城市数据库网站Numbeo显示,中国犯罪率排名从2016年的88位下降到2021年的106位。
但即便如此。在女性保护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
身处网络时代,我们总能听到各式各样侵害女性的故事,穿得漂亮所以成为强奸犯的目标,外表温顺所以让人贩子有机可乘,打着爱的旗号对自己的伴侣、女儿拳打脚踢,“受害者有罪论”的这顶帽子又把她们彻底击溃……我们探求暴力根源,却发现大多数伤害都是无故发生。
女性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社会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女性的不安全感?
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牵涉到法律法规、基层建设,也涉及到社会共识。
中国犯罪心理学第一人,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家马皑,在三八妇女节这天,通过西瓜视频《新知十讲》发布了两则聚焦女性安全现状的视频内容,从犯罪心理探究暴力根源,为女性合法权益发声。
在视频中,他将犯罪者的心理画像彻底剖析,归纳犯罪的动机和行为特点,同时也告诉我们,当所有人在谈论女性被侵害时,最正确的目光应该是关注犯罪本身,而非对“受害者”进行指摘。
很多时候,我们总把女性对社会的贡献抹掉,却往往在案件和流言中对她们特意强调。每每女性受到伤害,大众情绪的第一落点,就是迅速找到一个可以怪罪的人,用偏见审视悲剧的产生。但任何受害者,可能并非完美,但都是无罪的。
马皑教授在讲述关于“性侵害”的案件时举了一个例子:
当侵害发生时,女性的外貌穿着常常变成别人的饭后谈资,进而会忽略掉犯罪者本身。“谁让你那么晚不回家?”“谁让你穿着暴露?”“谁让你和他说话?”“谁让你不跑?”,女性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流言希望它的定语是“完美”。
女性为何被侵害?马皑说,从过往的案例中,可以肯定的是,侵害的发生与女性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没有直接关系,更多与施害人的动机有关,而这些底层动机都不是单一的,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恶念,希望能支配他人,或者想找机会表达对他人的愤怒。
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侵害者的诡辩,当我们与受害者对立,黑暗就更深了一分,很多受害者都是怀抱着对流言的恐惧才没有退路。阳光的社会不应该让女性来承担他人犯罪的成本,更不应该用偏见造成二次伤害。
马皑在视频中提到,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在内的100多部单行法律法规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得益于日益健全的法律法制和性别意识的提升,女性受害选择求助法律而不是沉默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包括男性,也愿意站出来呼吁社会保护妇女。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愿意在招聘上、薪酬上、产假上建立平等的机制,激发女性在职业上的创造力,鼓励女性在职场上发挥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在经历侵害后选择报警、发声的女性。无论是匿名还是实名,她们的勇敢,帮助法律更快速地揭露、制止、惩罚犯罪,防止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姐妹、女儿不再受侵犯。
也正是这些站出来为女性发出声音的人,让我们周围带有偏见的言论越来越少,组成了一个个微小而有凝聚力的“善”,保护了我们更独立的人格。
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马皑教授也是呼吁者之一。作为一名研究犯罪心理的专家,如今他站在台前为女性发声,用毕生所学剖析犯罪,在西瓜视频开设《新知十讲》专栏传授犯罪心理知识,帮助我们辨别犯罪花招,借助法制科普,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安全问题,也为更多女性提供,当危险来临时如何自救的指南。
正如马皑在《新知十讲》视频里所说的那样,“团结在一起,保护自己,鼓舞他人。个体的勇气与善举,始终是照亮黑暗角落的光。”
我们要去遵守的,其实不是那些为束缚所制定的世俗规则,而是永恒的追求:内心的道德准则、鼓足勇气的揭露、以及头顶上的璀璨星空。
获取更多女性安全自救指南,上西瓜搜索犯罪心理学家马皑。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