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光北:骑假马练不出真演技,所谓流量是过眼云烟
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光北表示,演员要尊重敬畏作品。为演吕布,他曾反复读原著,练骑马,用替身会看不起自己。现在一些演员,骑着板凳就把戏演了。真正的演技永远都会打动人,所谓流量是过眼云烟,年轻人一定要给自己身上多长功夫,这才是无价之宝。
网友评论
网友:老演员们真的是榜样!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让演技赋予演员尊严
在眼下火爆的影视行业中,“演技”或许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些年,“天价片酬”和“鲜肉演技”堪称业内热词,观众热议、媒体喜评、行业关注。而这两个话题实际上两面一体:何谓“天价”?常常并不是指金额数字大小,而是相对于演员所奉献出来的产品——“表演”而言,许多片酬高得“不值”“没道理”。演员是“表演”的生产者,“演技”是演员的生产技能,生产者按照其生产技能高低而获酬,“一分钱一分货”,似乎是各行各业的“普遍真理”,而天价演员“抠图”“替身”“尬演”则无疑构成了对这“普遍真理”的挑战。因而,“高片酬”与“低演技”的反差才是问题真正核心所在。
然而如此重要的“演技”评判,其对普通观众而言却常常是一个看不清摸不准的“黑箱”,大多数人对“演技”二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跟风议论者众,慧眼识珠者寡。这种现象的成因,概括起来有两点。
一是学院派表演理论长期在象牙塔内传授,少为普通观众所知。观众消费“表演”却并不总是懂得背后的“门道”。媒体对于表演教育的关注也往往落在新生颜值、校园八卦等方面,对表演艺术普及并不上心。就好像虽然《演员的个人修养》一书知名度颇高,但该书更多是作为电影中的“梗”而流传,真正了解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对所谓“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能说上一两句的,却是凤毛麟角。最终导致对演技的点评缺乏理论支撑,“内行不说话,外行看热闹”。
二是随着粉丝经济崛起,明星与演员之间界限愈加模糊。“流量”为王的商业模式下,演员的流量比起演技往往更具商业价值。这种市场环境加剧了演技评判标准的混乱,票房成绩、关注度、美誉度、粉丝数量等已不是衡量演员演技的可靠凭证。继表演艺术的内部专业评价失声后,其外部的评价标准——来自市场和观众的评价也失效了。
这种“内外交困”的处境,最终导致“演技”成了一种没人说得清、没人听得懂的“玄学”。而在这“说不清道不明”之处,就有各种吹捧演技的公关软文、来路不明的山寨奖项占领舆论、混淆视听。大批影视演员转投真人秀节目获利颇丰,上山下海扶老携幼舞刀弄棍无所不为,唯独与演员的本职工作——“演技”无关。
这里面还有演员自身利益考量。演技对于如今的演员而言,似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属性。其他外在属性,譬如“颜值”、身材、时尚度、情感八卦等等,都能扎扎实实地为演员带来人气和经济利益。从观众角度看,对演技进行评判和消费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演员的趋利本能和鉴赏的隐形门槛使得八卦消费者群体远比演技消费者来得庞大。另一方面,演技需要时间来打磨,年轻演员的演技难免被老戏骨碾压。想要践行那句“出名要趁早”的名言,似乎也只能避免往演技这条远路上“舍近求远”了。
演员的天职是表演。只有严肃地对待表演、严肃地评价演技,才能真正给演员这个职业以尊严和尊重。难得“演技”二字成为热词,希望它带来的不是娱乐炒作的噱头,而能开启一场影视行业的“价值回归”。毕竟无论业者还是行业,都需要拥有尊严与尊重,如此路才能走得稳,并且走得长。
(原标题:张光北说骑假马练不出真演技)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 人民网
流程编辑: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