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探访武汉,新华社靠什么“吊打”BBC?
正值春节,不少久居中国的“歪果仁”也在畅享节日。这两天,新华社发布报道,记录了以色列网红博主高佑思、法国医生克莱因和意大利教授海龙在武汉走街串巷、深度体验春节的场景。
视频一经发出,网友们直呼拍摄效果“吊打BBC”,邀请外国观众“快来看看”,而不少到过中国的外国网友也纷纷表示“太想中国了!”
这个时候提到BBC,绝非网友刻意“拉踩”,只是同为国家级媒体,做纪实报道的表现实在大相径庭。就视频来看,新华社没用酷炫特效,也没有刻意的台本,纯粹以多位外国友人的视角,如实记录了武汉市民对去年春节的记忆、对今年春天的展望。随后,这些“歪果仁”又与普通中国家庭一起写福字、包饺子、下厨房,围坐一起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抗疫故事与烟火生活。他们的见闻体会,对每个有亲身经历的人来说都无比熟悉,所以即便最朴素的表达也能唤起共鸣、引发感怀。
而同样是探访疫情之后的武汉,前段时间BBC也推出了《重返湖北》纪录片,但其拍摄手法和内容就显得相当“不老实”了。片子开头是一张并不完整的“中国地图”,镜头中明明是繁荣的城市生活,却非要配上阴森的滤镜、压抑的音乐来营造某种氛围。在除夕夜当天,BBC中文网还将一年前一篇有关疫情的文章以“精彩回顾”为由重新发布,其中不仅含有“武汉肺炎”这一侮辱性名称,还在标题强调“新年祝福‘百毒不侵’比‘恭喜发财’应景”,满满恶意昭然若揭。
一个中国年,映照出中国历经疫情考验后的平安祥和,也映照出一些西方媒体“万年不变”的狭隘格局。事实上,无论从中国人的亲身经历来说,还是从国外友人的所见所闻来看,中国的抗疫成绩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充满希望的生活图景等,并非春节专属,而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可到了某些西方媒体嘴里,中国俨然成了水深火热、寸草不生之地。新疆社会繁荣稳定,却被抹黑成“集中营”“强迫劳动”;中国抗疫“以人为本”,却被污蔑成“侵犯人权”“限制自由”……种种谎言早就带不动节奏,反而揭示出某些人为偏见说话、为立场发声的真面目,所谓“言论自由”不过是话语霸权的幌子。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公正是媒体必须恪守的准则。违背事实蒙蔽世人双眼,阴阳怪气专给别人添堵,最终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可以看到,随着“话术”“技巧”逐渐被世人识破,一些西方媒体费尽心思立起的“傲娇人设”已然崩塌,“啪啪打脸”无处不在。几天前,在得知因不符合相关条件,BBC世界新闻台被禁止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后,有英国网友“神补刀”称,“当我亲眼看到在香港发生的一切,并且把它和BBC的报道做比较,我无法形容BBC有关香港的报道带有多么大的偏见和扭曲。”无独有偶,近日《纽约时报》等多家美媒刊文“援引”多位专家的话称,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的调查遭到中国阻碍,报道发出后,各位“当事”专家相继辟谣,称自己的观点被扭曲,直指《纽约时报》行为“无耻”。
事实证明,任何一家媒体只要偏离客观、背弃道德,最终都会走向失去公信力的穷途末路。中国不接受假新闻,世界也容不下谣棍。某些西方媒体每天在中国问题上摇唇鼓舌抹黑泼污,不妨扪心自问,自己还配得上“新闻伦理”与“专业主义”这几个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