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福到!春晚亮相的佛首,今起北京鲁迅博物馆公开展示
除夕,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节联欢晚会。2月12日上午,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佛首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中展览。即日起至3月14日,观众可预约参观。
这件佛首“诞生”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至今已有约“1500岁”。上世纪20年代,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此次回归佛首,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上午9时,记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看到,这件佛首被放置于陈列厅序厅中央位置。佛首肉髻低平,面部表情十分慈祥,嘴角微上扬,眼睛似有笑意。在其周围,布列着鲁迅博物馆馆藏的27件北朝时期造像拓片等文献,其中一组8件同样出自天龙山石窟第二、三窟的造像拓片,是首次集中展示。
展览同时呈现天龙山石窟基本情况、第八窟概貌和艺术风格、石雕佛首介绍、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与数字复原成果等内容,观众可扫描二维码进入复原展网上展厅。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李战崎说,自佛首亮相春晚以来,博物馆春节期间参观预约已接近饱和。目前博物馆每日限流750名观众,展览将持续一个月,观众可错峰预约参观。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佛首百年前如何被偷运出国?又经历了怎样的追索过程?记者了解到,佛首从发现到追索回国,虽然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但过程可谓异常曲折。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一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为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经组织鉴定,判断其确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年代为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并非法盗运出境。
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追索机制:2020年10月15日国家文物局致函拍卖行,要求其终止与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
10月16日,拍卖行作出撤拍决定。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旅日华侨张荣,取得联系,鼓励其促成文物回归;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决定将佛首捐献我国政府;11月17日,佛首被移交给我驻日使馆保管;12月12日12时,佛首被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重回祖国怀抱。
【链接】
佛首如何认定“真身”
文物回归后,国家文物局组织多方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经与1922和1923年分别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图版所示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的原状图片相比较,佛首脸型、五官、形神高度吻合,特别是右脸颊的斑驳痕迹,从右眼睑下向右耳延伸扩展的形状,与实物完全一致。首面部的一些细微特征,如右腮小的斑点和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两者亦一致。依目前石窟保留痕迹历史图片推测,佛首被盗凿后,其背面、鼻翼均经过修整。
同时,科技检测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佛首石材主要由石英和方解石构成,符合天龙山岩体特征,内部一致性较好,无显著裂隙发育。顶部和耳部发现彩绘痕迹,推断佛像原始状态应有彩绘。鼻翼及鼻梁部位存有有机材料,推断有修复经历,与鼻翼修整情况相契合。
(原标题:牛年福到!春晚亮相的佛首,今起北京鲁迅博物馆公开展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傅洋 邓伟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