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长沙一女子乘网约车后失联”舆情传播分析
1月23日,“长沙一女子失联”事件曝出后,立即引发广泛关注。由于事件聚集“女性”“晚间出行”“网约车”等多个敏感因素,相关舆论探讨也呈现多重焦点,并且随事件信息更新发生焦点转移。纵观整个舆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事件相关人士等对舆论起到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公众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与观念立场形成的认知,也对媒体、机构发文的话语进行重构。宏观层面,社会整体安全感的建设不仅依靠企业管理,更需要公共部门、行业规范、群众参与、个体意识等方面共同努力。
一、舆情事件传播情况概述
本次事件经由网络媒体报道进入公众视野,在不同相关主体的加入与信息的更新影响下,形成多个传播阶段。本次事件传播形式呈现出由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中的媒体进驻账号,扩散至政务新媒体发布与新闻媒体报道的特点。
(一)事件发展脉络梳理
图:舆情信息量走势图(单位:篇/条)
1月23日15时许,新浪微博帐号@澎湃视频、@澎湃新闻发文并附视频称,长沙一22岁女子乘网约车后失联,长沙警方表示已接到报警,视频内容为失联女子家人发布的寻人启事等。该信息发布后,立即引起@财经网、@凤凰周刊、@新浪新闻、@华商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进驻账号,以及部分网络大V、网民关注。大量转载、发文推动下,信息量迅速走高,并于17时左右形成峰值。
图:微博@澎湃新闻发文及视频截图
因失联女子行迹包含乘坐网约车部分,网约车是确认其行踪的重要线索,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当日21时许,新浪微博@滴滴出行发文回应舆论关切称,通过车内录音、录像核实,乘客行程途中并未有异常情况发生,并表示滴滴将协助警方分析,希望女子平安无事。滴滴的回应不仅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凤凰新闻客户端、@红星新闻、@观察者网等转载相关内容,也获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新闻客户端传播。
图:微博@滴滴出行回应截图
1月24日12时,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官方微博@岳麓公安发布警情通报,初步排除失联女子遭非法侵害的可能。该通报被@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网、@新京报、@来去之间等具有影响力的微博用户转载。
图:微博@岳麓公安警情通报
1月24日晚间7时许,长沙蓝天救援队在事发地附近水域打捞起一具女性遗体。救援队负责人表示,家属已证实其为失联女子遗体。具体情况仍待警方调查发布。
(二)舆情信息传播分布
图:信息传播渠道分布
本次事件中,微博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主要渠道,占比超过四成(不含转发)。媒体、APP(客户端)、微信渠道信息体量相当,占比分别为21.80%、18.84%、16.87%。此外,部分网民通过论坛、知乎问答等渠道转载信息或发表看法,占比为2.49%。
微博渠道为事件信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首发来源。此前,据@澎湃新闻消息,相关视频、寻人启事仅在微信朋友圈等私域流量中传播。目前来看,微博渠道不仅是大量认证账号转载事件信息、通报事件进展的首发场域,也是网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
图:重点微博话题截图
时间维度上看,该事件的信息传播从微博扩散至其他渠道。新闻媒体和客户端渠道信息传播较微博滞后,但报道和转载量随事件形势推进有所增加;微信渠道后发效应则更加明显,信息量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在岳麓公安通报相关信息传播中,媒体与新闻客户端超过微博,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
微博平台中,随着事件调查的进展更新,网民情绪趋于理性,相关信息量呈现降温态势。直至1月25日上午,“失联女子遗体已找到”的消息引发网民聚焦,表达哀悼情绪、关注女子死因等信息使微博渠道信息量再次升高。
二、舆论反馈:情感倾向随更多信息浮现而波动
该事件从进入公众视野直至目前,舆论关注与争议焦点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媒体话语运用、事件相关主体介入、事件信息更新等因素起到引导作用。整体来看,与社会关切热点相关联的要素易牵动情绪化表达,而事件客观信息的发布和情况厘清引导舆论回归理性。
图:舆论焦点变化示意
根据相关主体的介入和舆论焦点的转移,可以将舆情整体态势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媒体发布内容包含社会热点信息,牵动舆论负面关联,女性安全议题引发争论。
第二阶段,舆论争议进一步扩大,关于“网约车”的理性声音逐步扩散。
第三阶段,滴滴回应发布受到关注,反对“污名化”网约车行业声音渐高,舆论焦点逐渐回归事件本身。
第四阶段,警方通报情况、救援队实施搜索等客观信息发布,引导舆论向理性回归。
第五阶段,搜救队发布消息称,打捞起一具疑似失联女子的遗体,再度引发关注。在救援队确认失联女子遗体已找到后,网民普遍表达哀悼情绪、推测女子为自杀,情感表达再次上扬。
(一)舆情初起:关注事件信息,表达担忧情绪
在@澎湃新闻披露相关信息的3小时内,对事件信息的转载、分析女子情况、希望女子平安的信息占据主流。舆论争议主要围绕女性安全议题:部分政务账号、自媒体、网民等以此为北京科普晚间出行安全知识,呼吁女性重视自我保护;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女性安全不能仅靠女性自身防护,更需要宏观安全环境的建设,并指责“受害者有罪论”的观点。
同时,部分舆论关注到@澎湃新闻报道中提及该女子“乘坐网约车后失联”,认为此表述存在因果关系暗示,将该事件与网约车安全负面旧闻相关联,认为本次事件也与网约车有关,提出对网约车安全性的担忧。
部分代表性评论:
@朴李妍:22岁女生乘网约车后失联,太吓人了!现在的网约车都不安全,女孩子在外面尽量打车回家!
@草莓味的奶乳:又是网约车事件,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无为无执1005:真的,女孩子太晚的时间尽量不要单独乘车,或者尽量选择女司机。网约车真的有挺多不合格不正规的,太危险了。世界没有你想象的坏但也没有你想象的好,说不清楚什么时候碰到恶人。
@杨xxxxxxxxxx杨:最近网约车平台真的太多了,什么曹操出行啊,t3出行啊,还有什么花小猪,就算优惠再多我也没有换滴滴,我真的也是害怕,还是选择经过整改的滴滴,如果这次这个平台又是滴滴,我就再也不下载滴滴了,还是骑自行车吧。
@Misty_Me:这么多起事故后怎么还发生?整治就是这样的?希望女孩平安。
(二)舆情争议:网约车安全引发探讨,理性声音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随着“长沙22岁女生朋友称失联与司机无关”等信息流露,网民对网约车安全与整改成效成为争议焦点。部分网民仍对网约车、甚至滴滴等龙头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表示担忧,但此时理性声音逐步提升,指出该女子是乘坐网约车“之后”失联,与司机并无关系,不应恶意忖度。此外,还有部分网民表示如今网约车行业在技术支持下,安全管理水平已有较高提升。
部分代表性评论:
@cuilei2010:希望人平安。真的,下次坐网约车还是拍照一下车牌号和司机样子发朋友群里吧,哪怕别人觉得奇怪,也比自己出事强。
@不知名的奈斯:不管怎么说坐滴滴都比出租安全,想警方想查行踪,直接用id查行程 出租还得查监控,还不一定有。
@茉莉218:一开始还以为是网约车的问题,这话题带的,是下车后失联跟网约车什么关系,愿平安吧。
@Lareina_T:现在的媒体真的是为了流量各种引起对立带节奏。明明人家是下了车失联的,司机还在派出所配合调查呢,直接就把火引到网约车上了。
(三)滴滴回应:信任态度占据主流,去污名化呼声渐高
滴滴回应发布后,绝大部分网民相信该调查结果,认为确实和司机无关。部分网民提出,不应继续加深对网约车及司机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批评媒体报道断章取义、模糊重点,有为博人眼球进行揣测、煽动之嫌。
部分代表性评论:
@weiweiyy-:这都有全程录像录音,应该和司机没关系吧。
@别打扰我进步了:现在真的是草木皆兵,出点事情就全赖滴滴。
@卡卡卡卡卡儿:喜欢带节奏,这话题搞的都以为是网约车司机做了坏事。
(四)官方通报:事件进展权威声音,引导舆论焦点回归
1月24日,@岳麓公安警情通报发布后,立即受到大量权威媒体、微博认证账号转载,关于此事件的权威声音占据主流。警情通报内容再次确认滴滴回应中“并未有异常情况发生”的情况,并引导舆论焦点逐渐回归事件信息本身。
在救援队确认失联女子遗体已找到后,网民普遍表达哀悼情绪、推测女子为自杀,情感表达再次上扬。
(五)搜救队消息:网民聚焦搜救情况,表达哀悼情绪
搜救队发布“失联女子遗体打捞上岸,已经其家属确认”消息后,舆论聚焦相关情况,在大量转载搜救队消息的同时,网民普遍表达哀悼情绪。结合此前警方通报“排除遭受非法侵害”,网民认为该女子可能为自杀,并对年轻的生命表示惋惜。
三、舆情点评:敏感信息牵动舆论情绪,警企联动跟进推动焦点回归
本次事件中,@澎湃新闻发布女子失联信息时,所用微博话题包含“女子乘网约车后失联”信息,在表述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时,使网民认为含有一定的因果暗示,进而牵动网民关于“网约车”负面旧闻的联想。在完整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舆论对信息碎片进行“脑补”,并再次解读,将本次事件与“网约车”相关联,认为是由网约车引起的安全事件,引起担忧情绪。同时,“年轻女子”“夜间”“网约车”等要素也切中舆论关注女性安全问题的热点,一时间关于女性自我保护与宏观环境安全的争议声量较高。
在此背景下,“失联女子朋友”的发声,以及滴滴的迅速回应,在为寻找失联女子提供线索的同时,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的名誉形成一定保护。警方介入信息发布后,权威声音证实企业声明信息,同时也使事件形势进一步明朗,舆论焦点进一步回归至失联女子情况与线索提供。同时,在事件相关企业回应,以及部分意见人士的引导下,理性看待网约车的观点增加,对网约车行业及司机“去污名化”“去刻板印象”的呼声渐高。
纵观舆情整体发展情况,一方面,媒体用语贴近社会热点议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舆论刻板印象的加深,在网民根据自身认知的解读下易引发情绪性表达;后续信息更新后,部分声音指责媒体报道缺乏专业性。另一方面,网民争议反映出对网约车行业与社会问题的关切,但客观来讲,不利于寻人信息的传播,易引起舆论失焦。这为媒体报道的视角选取与职业群体的形象建构带来一定反思。
宏观层面,涉及到网约车出行安全问题时,公众的责任预期相对集中在个体企业,一旦出现可能的安全事件,更倾向于提出对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质疑。然而,须意识到在社会安全维护与公众安全感建设的过程中,个体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起到的作用终究有限,还需要从公共部门介入、行业规范形成、媒体舆论引导、群众安全意识提升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保障公共区域安全,构建对社会安全的理性预期。
(人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南宇晗)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