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连续五年全市“双第一”
中关村壹号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标志性建筑,园区里汇聚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高新技术企业。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2020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4.6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比23.6%,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均位居全市首位,连续五年保持“双第一”!2020年海淀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0.0亿元,下降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23.0亿元,同比增长6.7%。这是记者从海淀区统计局了解到的。
2020年全年四个季度,海淀经济累计增速分别为-4.8%、2.6%、4.6%和5.9%。从-4.8%到5.9%,韧劲儿从何而来?
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拉动力强劲
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预计突破3万亿元,增速达13%左右;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6%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0件,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增长新亮点。
高新技术企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1至4季度,海淀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7823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规模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为92%,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信息业和金融业是带动全区经济恢复的核心动力,两个行业增加值占比合计48.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业总量突破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3162.9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上年同期3.6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68.2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上年同期4.1个百分点。
“创新雨林”生态助推技术变成生产力
海淀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在重点领域培育“创新雨林”生态,推动研发优势变成生产力。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超高清显示等4个细分领域,同步推进5G、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安全、智联网联汽车、商业航天等领域发展,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2020年,高精尖产业重点关注企业项目达507个,各类平台及产业化项目达320个。
在全市率先开展科技应用场景建设,目前24个新基建、21个新场景项目依次展开,环保园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完成,五环内及重点区域实现5G全覆盖。
发挥领军企业产业链集群作用,打造产业创新集聚区。在硅谷电脑城、蓝润大厦等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40余家;5G+8K产业园去年底投入使用;“星谷”千亿级空天产业集聚区已初具雏形。
目前,海淀区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数量就近800家,占全国两成。独角兽企业44家,占全国五分之一。小米、百度、美团、字节跳动等数字经济企业先后进入“千亿俱乐部”,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企业75家,其中科创板15家,上市公司总数达239家。
疫情之下新消费拉动新增长
2020年,海淀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时,多举措推动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地落实国家、市、区三级的企业帮扶政策,助推经济向好。
疫情之下,“新消费”也重塑新需求。电商直播、社群营销、预约制到店自提等新兴消费模式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优势凸显,网上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1至12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845.9亿元,同比增长30.9%。
“新场景”开拓新空间,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疫情期间医院日常诊疗人次大幅下降,但在线需求大幅增长,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向好。互联网医疗企业2020年1至11月共实现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44%。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于丽爽 通讯员:王兴辉
流程编辑:u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