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国家天文台:将设王绶琯院士追思吊唁会场

2021-01-29 16:32 北京日报客户端 u022

1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天文学家、科学教育家、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中国现代天体物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荣誉讲席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王绶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8日21时3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遵照家属意见,丧事从简。王绶琯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1年2月3日(星期三)上午8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仅邀请在京部分代表到场参加告别仪式。同时,自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12时至2月3日(星期三)12时在国家天文台A座多功能厅设置王绶琯先生追思吊唁会场。

国家天文台表示,王绶琯曾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的总体发展,为天文事业整整奋斗了七十年,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观测设备,取得了多项巡天观测科学成果;为突破天文学发展瓶颈,他提出实现超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今天已成为国际上巡天观测的主要手段;他与科学同仁共同提议的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建设成为我国光学天文主要创新平台。王绶琯对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十分重视。他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天文学博士;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和一系列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普著作;晚年在六十余位科学家的支持下创建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致力于青少年科研实践活动,为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淡泊名利,获得世人尊重,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荣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2018年获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荣誉称号。1993年国际编号为317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

29日下午,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也发文深切缅怀王绶琯。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表示,王绶琯院士是大口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的提出者。90年代初,王先生夜航舟山,跟苏定强院士一起三易蓝图,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巡天的构想。他在中国天文界调兵遣将组建了LAMOST核心团队,并带领团队“逐鹿中原”一路披荆斩棘为工程的立项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LAMOST项目科技委主任,虽已耄耋之年,但他仍时刻跟进项目进展。2004年,王先生莅临望远镜观测楼奠基仪式现场,满腹情怀地为LAMOST建设夯实基础。同年底,他又亲赴南京主持 LAMOST关键技术之一的“大口径主动光学试验装置”的验收。2007年6月,他再次亲临兴隆现场,见证了实现LAMOST整体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小系统验收。

2009年,86岁高龄的王先生由于身体原因未能赴兴隆参加LAMOST项目的国家验收。但他始终关注LAMOST的动向。每当获悉LAMOST取得的一项项科研成果,他都内心澎湃,激动不已。为了进一步扩大LAMOST成果,他一直念念不忘建设能使LAMOST具有全天观测能力的南天LAMOST,为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国家天文台:将设王绶琯院士追思吊唁会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航

流程编辑:u010

分享到

8.0版,微信黄脸表情会动了!可扔 “炸弹”、发送“烟花”

央视网评“掌掴书记”被免职:但愿警醒霸王官

死刑!“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二审维持原判

身残志坚!暖心坚守40年,维修部里诞生一位“通州榜样”

挑战“泼水成冰”,真不是在哪儿都行!

拼多多员工离世事件进展:在家时买好回沪机票 事发前刚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