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 绿色为笔描绘美丽中国“山水图”
(通讯员:侯玥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建一局三公司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环境治理业务不断做实做大。相继成立基础设施分公司、基础设施部、哈尔滨城市公司等业务部门与二级机构,提升战略引领力与价值创造力,在西北、粤港澳、东北、华南等国家重点区域,建设了内蒙古乌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大同污水处理厂、龙游污水处理厂、深汕特别合作区污水处理厂等10余个国家、属地重点环境治理工程,以全方位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技术手段投身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
“4233”生态修复模式为环境治理吃下“定心丸”
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是全国最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沙漠治理面积位居全国同类工程之首,治理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包含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乌梁素海堤路修筑、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污染综合治理5种业态、7项子工程,施工环境之恶劣,在国内均属首例。
中建一局三公司项目团队创新研发“4233”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即“四步走标准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复“两大神器”、矿山“三重治理”、海堤整治“三步施工”,通过荒漠化治理稳固沙丘、林草修复改善区域土壤及气候条件,巩固治沙成果;通过修复矿山环境遏制地表水土流失,保证植被覆盖度,减少区域土壤沙化;通过海堤治理还原水体生态,保证水体安全。各业态治理多措并举、相辅相成,最终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修复黄河之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以乌梁素海项目为依托,中建一局三公司承接了2020年中建集团唯一生态环保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课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形成乌梁素海盐碱地修复技术、乌梁素海矿山修复技术、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技术等7大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为行业内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经验借鉴及科技支撑。
“全流程”污水处理工序为环境治理注入“动力针”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中建一局三公司成立生态修复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带头人,成立工作小组,编制工作指引,为承接环境治理项目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凭借多年污水处理厂建设经验,现已形成集设计与深化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土建构筑物施工、调试、维保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工序。前期进行土建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利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综合排布与竣工图优化设计,实现前期成本控制和施工总体把控;采用规范化、合规化的采购服务,与中节能兆盛环保、碧水源、北控水务等成熟优质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拥有强大、优质的设备采购服务;采用打压带孔防护装置、渠道木板支持组件等自主专利技术,确保提标改造类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不停产施工。对变配电系统、自控系统、工艺管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工艺设备进行高精度安装,有效提高安装效率与品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控工业环保等专业调试团队合作,以专业技术服务,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调试,保障后期工艺效果;凭借专业团队和技术手段,可提供污水处理厂设备工艺管道、电气自控等维保及延保服务,助力整体系统运行。中建一局三公司现已形成多项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与科技成果,以“全流程”污水处理工序服务能力成为污水处理厂建设领域主力军,为环境治理事业注入“动力针”。
绿水青山为环境治理提高“免疫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乌梁素海项目完工后每年可减少100万立方米黄沙流入黄河,使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立1万亩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扶贫示范林区”,专门针对周边精准贫困群众开展扶贫工作,引导周边群众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截止目前,共助力流域内约3.7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龙游县城南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龙游县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深汕特别合作区污水处理厂铺设10.2公里污水管网,日处理规模可达17500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将4个建制镇全部通联,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打造中国首个特别合作区的绿色之肺。
以专业筑就品质,以实力展现担当。中建一局三公司将继续扛起建设生态文明责任,在“十四五”新征程上做大做强做优环境治理业务,以绿色为笔、青山作画,奋力描绘美丽中国“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