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学科评估指挥棒 团聚力五育并举助力高校学科建设接受全面体检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为高校学科建设做“健康诊断”。 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素质育人体系专业品牌团聚力研发出的第二课堂系统、能力评估三角计量法和青年成长飞轮模型等服务,正契合了学科评估工作的诸多要求;团聚力通过相关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建模、分析、评价、发现等多维数据以及分析,提供全数据闭环流程,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智能支撑服务,驱动评价体系重构,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评估中发挥积极作用。
打破“五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长久以来,素质教育的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学校和家长仍然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也提出,要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对此,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认为是推动扭转“五唯”的有效途径。
依托于科学建模方法和专家经验,团聚力建立了完备的指标策略与数据库,打造了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管理系统,打破了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统一了身份认证;其次,第二课堂系统设计了包括参加党团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活动、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文体竞赛、担任团学干部等诸多素质教育指标,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入全场景和全流程,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应能、应会、应备等方面需要提高哪些技能,让高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可测量、可优化。
助力高校科学决策 让素质教育成果清晰可见
如何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素质,以可计量、可对标、可改善的直观形式呈现出来,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与岗位匹配度最高的人才呢?以改观、提升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项目的聚合带动作用,实现学生培养与时俱进的发展,多年从事青年人力资源领域研究工作的团聚力给出了答案。
图:团聚力成长飞轮模型
团聚力研发出青年素质能力成长飞轮,确定了顶层的四个维度,又拆解了十个要素、41个能力点,构建了面向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成长模型。就好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智能的虚拟伙伴,去获取各个维度的能力点,获得全面成长。
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统计每个学生的学情概况、学业分析、课堂评价,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能力优势,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培养路径,完成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学生的素质能力可以通过青年素质能力成长飞轮模型呈现,那么如何判定这种呈现的准确度呢?团聚力另一核心成果解决这一问题。团聚力采用能力评估三角计量法,评估以行为轨迹大数据计量为主,辅以360度评价与心理量表测评加以佐证;这种基于大数据进行的三角验证评估,具备高可信、难造假的特征,让能力评估的结果准确、真实。
团聚力助力高校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科学性与准确性
大数据正在驱动教育模式的变革,重构教育评价体系。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中着重强调了信息核查、问卷调查等评估程序,一个是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措施,对评估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再有就是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传统信息化往往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没有发挥出真正价值,而团聚力的目标是为了数据成效看得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减轻高校工作负担。
通过团聚力第二课堂系统为高校构建两个数据库,学生素质能力画像数据库和学生素质能力轨迹数据库。高校在做相关信息收集时,不需要准备复杂材料,基于系统数据即可生成学生成长学情报告。这能够帮助学校和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让学校教育资源统筹和管理有据可依、有迹可循;有效助力学校科学实施教学计划,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团聚力第二课堂系统留存了大量的毕业生数据沉淀和积累,对已经毕业的学生问卷调查,跟踪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十分便捷;同时也能将评价转化为企业用人的能力素质项,“这就既解决了学校素质育人无法量化评价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育人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脱节的问题。”
服务120所高校,助力高校学科建设接受全面体检
团聚力以让素质教育成果清晰可见为目标,已覆盖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120所高校,为150万高校学生提供包含价值证实、成长资源推送、工作推荐等人力资本服务。青年人力资本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洪峰表示:高校应该重视本次评估工作,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为切入点,破除片面质量观,加大高校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评价全过程。
“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快落地,将使教育服务更精准、更高效;另一方面,科技的应用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老师的持续发展和管理的科学有效。团聚力将持续在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助力各高校实现从知识评价走向综合素养评价,从课程学习评价走向人的发展评价,关注人的增值评价,从评价学生‘是什么人’走向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为全国各大高校在人力方向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助力高校学科建设接受全面体检。“宋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