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驻病毒”,全球第二波疫情或将来临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上,张文宏表示,全球应尽快团结在一起,实现共同抗疫,否则将一无所有。
新冠疫情将走向何方?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第十三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行。
针对疫情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病例数已经突破了3000万,这两天他和世界各国流行病专家进行了充分探讨,以现在疫情蔓延态势来讲,新冠病毒已经变成“常驻病毒”。
新冠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
像流感、麻疹病毒等都是常驻病毒,但新冠病毒成为常驻病毒后,又有其特殊性。
张文宏坦言,新冠病毒是人类很难忍受的一个病毒,以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来说,其新冠病死率维持在3%左右,在医疗资源相对不那么充沛的墨西哥,其病死率维持在10.65%。
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会不会下降?
张文宏解释说,原则上来讲,病死率非常高的病毒,是不可能长久在人类中蔓延,比如说SARS病死率10%,很快就被干掉了,MERS病死率比新冠更高,埃博拉病死率更高,这些病毒要么不能走出非洲,要么不能走出中东,要么一走出来就被干掉了。但是新冠病毒却如此之特别。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上,张文宏作发言。
张文宏说,根据8月23日美国疾控数据显示,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但年轻人(24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只有309个,也就是说这个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它疯狂地攻击老年人,但对年轻人却“心怀仁慈”,仿佛就是自然界专门针对人类设计的病毒,但人类始终要以科学的态度、文明的方式去面对生存。
张文宏认为,如果这个病毒发生在古代,可能意味着所有老年人都将面临死亡,但今天中国做了很大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当我们把所有医疗资源投入到老年人中,他们活下来了。”
与此同时,依赖于中国强大的物流快递系统以及社区互帮互助、志愿者队伍等,为抗疫宅家人群提供水、食物等生活物资,这些是中国可以实现100%传染病隔离、短时间内消除传染病的重要基础。
张文宏表示,中国强大的快递系统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
世界各国要消除壁垒,共同抗疫
张文宏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并不代表正常化疫情防控,全球疫情发展至今,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火花”,“我不知道这个小火花会发生在哪个城市。中国目前采取的防控策略是一旦发现病毒,就迅速加强发热门诊筛查、扩大检测,在扩大检测的基础上迅速对所定位的区域加强管控,争取用一个月时间将‘火苗’扑灭。”
“翻阅历史教科书,很多传染病的大流行,都要等到自然的终止或疫苗的启用。”他举例说,2009年H1N1病毒大流行的终止,就是基于疫苗在全世界接种,使得当今全世界流感死亡率仅0.1%。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新冠病毒死亡率仍然维持在3%-4%之间,世界的大门很难再次正常开启,涉外医疗服务也很难进行。
张文宏表示,如果世界没有重新开放,所有的涉外服务都是“无本之木”。
张文宏说,全球第二波疫情或将来临,中国也已为输入性病例做好了准备,但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人员聚集时不要忘戴口罩,务必勤洗手,这样国内的疫情是可控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从全球来看,世界大门要重启,还是要依靠疫苗的问世,因为当下全球仍处于持续的疫情不平衡态势中,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也是不能彻底开放的。
但他表示,从目前世界各国疫苗研发的进度以及现有的受试者的抗体水平来看,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同时指出,世界多国携手合作,消除壁垒,共同抗疫,可以期待未来1-2年内疫苗问世,让世界走出疫情阴影。
延伸阅读:
新冠病毒永生?张文宏:没阻断传播链,只能允许它一代代传播
9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云课堂上,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张文宏教授,与复旦管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共同探讨“共生与共存”。
很多人问,新冠病毒会不会在人类社会永生?
张文宏答,这涉及到几个问题:自然界有没有这种病毒?它在人身上有没有永生化?如果都没有,就要阻断它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
现状是,即便现在好像已经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社交隔离,但是也没有阻断新冠的传播链。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把医生派过去,集中所有的经济、财力、物力去做。因此,只能允许新冠不断地一代代传播。
如今,社交隔离做得厉害一点,传播得就低点,社交隔离做得不够,病毒就开始来一个小的爆发。接下来该怎么办?张文宏提到了疫苗手段。
“疫苗如果你打得够了,可以eradicate(根除)。”但他同时提到,人类不一定都喜欢疫苗。如果不打,就不能建成免疫屏障。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存在,即自然界中的传播源仍在寻找中。
他强调,社交隔离仍有必要,不做不行。
最新判断!张文宏称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至少做一年的打算
“9月20日英国首相也说了,英国已经出现了第二波;法国已经第二波半个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经半个多月了,”在中国,老百姓一直问今年冬天有没有第二波疫情,对此张文宏解释:第二波是必然的。
抗疫曙光乍现之下,疫情防控有何挑战与前景?”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20日下午走进上海交通大学。这位上海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在上海交大“安泰交响”高峰论坛三大主题论坛上分享了“大健康”。
从全球范围看,为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而且在国家和地区之间造成不平衡?张文宏道出他思考的答案:归根到底,和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着极大关系。
新冠病毒传播力非常强,但致死率并不高。“不像埃博拉,不像SARS,甚至不像H1N9禽流感,”在张文宏看来,正是这一非常独特的现象导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续蔓延。
他特别提及,新冠病毒基本上对老年人发动攻击,而在整个社会医疗系统瘫痪时才对年轻人发动攻击。其援引的数据表明,美国死亡病例的85%都是55岁以上的人群,比如截至美国8月23日数据,在15万死于新冠的美国人中,24岁以下的只有309个,“这个水平比重症流感还要低一点。”同样,在“隔壁”的墨西哥,55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占了总体的70%,也就出现医疗系统过载、挤兑和瘫痪。
因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美国等国的年轻人在外无所谓,实施大隔离也做不到,但“没有这么致命”的新冠恰恰形成了全球疫情的“致命性”,“毒力不是太强”的病毒却反而变成了整个人类的强敌。
而在中国,体制机制保障下,必须完成百分之百的隔离。“策略就是一个月内一定要搞定,”张文宏告诉现场的医疗界同行和健康产业企业家,“如果不搞定,这个小火苗烧起来,就像叮咚电商的上升曲线一样,成为指数曲线。”他透露,中国仍然面临输入风险,这两天国家组团分赴各个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体系,不能让输入性疫情成为小火苗再度爆发。
接下来,怎么办?张文宏预计,原则上,这轮疫情还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感染科专家眼中,“80%的人是无症状的,这是非常恐怖的。”传播力如此之强的病毒会一直存在,西方国家的做法是等待疫苗,疫苗出来之后对脆弱人群予以保护,病死率就会下来,降到常规性流感水平,也就是总体死亡率0.5%以下。
但张文宏估测,这个时间点一年之内达不到,“因为疫苗做好,建成供应链铺货,需要时间……”而且,美国研发的疫苗需要冷链,活性要求非常高,中国研发的灭活疫苗还好,但都需要一定时间做到。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的预期,做一年的打算应该是最低的限定。”他做出如此的最新判断。
张文宏告诫称,世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动物界中有接近80万种未知的病毒,随时可能跨界,世界交流又如此之广泛,将来一直会有此风险,“今天发生的偶然,无非是无数个偶然构成的必然而已,无非是年份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