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张炜新作《斑斓志》:另辟蹊径解读“人见人爱”的苏东坡

2020-08-14 15:54 北京晚报 TF021

如问宋代文人的代表为何人?大家必首推苏轼,就像提到唐代诗人不可不提李白一样,宋代不可缺了苏轼。苏轼诗作、词作必然是佳品,其人生也颇为传奇,在生前就极富盛名。也因为他的盛名,无可奈何地被卷入党争之中,人生的大起大落,功败垂成,让苏轼的人生颇具传奇。苏轼的坚韧与真性情还有那豁达的心态,成为后世人们的楷模。

作者:夏安


《斑斓志》 张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年来写苏轼的作品很多,像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水照、崔铭的《苏轼传》经多年风雨,已被读者奉为了解苏轼的经典著作。坊间各种公众号文章也有大量书写苏轼一生的文章,可以说,苏轼的题材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此次作家张炜推出的《斑斓志》便瞄准了苏轼,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希望以自己的角度呈现出不一样的苏轼。

《斑斓志》并非是苏轼的传记,更像是研究苏轼的随笔,每一节短小精炼,着手于作者对苏轼的疑问,展开于苏轼人生中的某一面向,在过往的经历中寻找答案。文章内容丰富又颇具深度,并非平铺直叙的讲述苏轼的人生经历。你可以看到现在的文人夸起人来是多么的有水平,尤其是苏轼这样文学大家,在历代赞美者的积累中,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如果读者想从苏轼的身上学点什么,张炜已经在第三章为读者们准备好了,可以让读者更细致的从优秀与平庸的两个对立面看待苏轼的人生智慧。当然,张炜并不是孤立的看问题,不只是一味夸奖,苏轼跌落人生谷底,除了环境以外也有苏轼自身的人性弱点。当张炜疑惑苏轼的官场智慧时,他就会跳出苏轼的视角,以更大的格局看待北宋的政治环境、朋党争斗,甚至从政敌的角度分析,从中挖掘苏轼弱点。

苏轼的局限正如作者所说恰来自于苏轼生长的环境中。“三苏”的美誉被后世传颂,然而在这样的世家中,苏轼那种半贵族的生活,注定了他的视野和格局。宋代是平民站上历史舞台的朝代,底层的活跃反向影响了政局的环境,让社会这潭死水流动了起来,同时也给旧官僚们予以了冲击。比如王安石的新法中,限制了官员、贵族的奢靡之风,大大削减了这些人的开支,而作为此阶级的苏轼便在诗文中,对此大发牢骚,难以看透民间的水深火热苦于官僚。

也正因为苏轼一直处于中等官僚的阶级,虽然在履历上看,苏轼一贬再贬,但他距离人性的黑暗还是有距离的。这也是仰仗了他的成长环境和整个北宋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他的交际圈不是达官贵人就是文人墨客,难以接触到民间疾苦。苏轼这个人又心胸豁达,去哪儿都能找到乐趣。苏轼最远被贬到了海南岛,在宋代被贬到两广很多官员就已经沮丧了,我们看历史总是能看到被贬的官员含恨而死。然而苏轼不是这样,他被贬到广东,那真是游山玩水,到处吃好东西。等被贬到海南岛,他依然觉得这是我人生难得的经历,要格外的珍惜。因此有了那句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在书中我们看到尽管苏轼的大半生都不太顺,但他这个人并没有因此变得狭隘。在一些写苏轼的作品中,把王安石树立成苏轼的对立面,因此大加贬斥。然而,虽然苏轼受到王安石等新党成员的排挤,但他们之间以文学作为联系,在心中并未觉得要争出个你死我活,而是自然豁达。在苏轼被贬时,王安石常常要问过往官员,苏轼最近有没有什么新诗,拿来品鉴品鉴。而当命运翻转,王安石被贬时,苏轼与王安石相会时,没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而是下驴弃舟,两人上前促膝长谈。两人在经历了官场的洗礼后,谁也不是胜利者,却彼此沧桑了岁月,因此有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另一事,则是苏轼和章惇本是好友,然而因为政见不同分道扬镳后,章惇当权对苏轼大加贬低,将苏轼贬至偏远岛屿,其实已经是动了杀心了。然而时局万变,新党失势,苏轼重回朝廷。章惇怕苏轼掌权后报复自己,便让儿子给苏轼写信求情。苏轼在回信中说,他与章惇从来都是好友,不要心存顾虑好好养病吧。这句话我们孤立的看,像是官场的虚情假意,然而当我们了解苏轼,了解他的人生后,便发现这其实是出自他的真心,他一直都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尽管苏轼的人生历经不顺遂,然而他并没有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当成自己品性下坠的借口。心胸并没有因此而狭隘,他没有活成司马光,也没有活成章惇,他还是那个苏轼。因此我们在苏轼的身上看到了一股暖意,一股属于文人浪漫的暖意,而作者张炜,亦或者感到了这份暖意,便有了《斑斓志》这本书。

 

 

(原标题:张炜写一代书生苏东坡)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