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首座地下再生水厂主体开工,地面将建公园
距离雄安高铁站东南方向2.1公里处,占地面积约5公顷的雄安新区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再生水厂主体结构近日施工全面启动,所涉及的全部、共计九个施工单元同步开始建设。
记者7日上午探访昝岗片区再生水厂项目工地看到,偌大的地下基坑内脚手架林立,如同一片钢铁“森林”,几百名工人顶着高温作业。
“疫情期间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工期到了冲刺阶段!”施工方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昝岗片区再生水厂项目经理葛青立站在工地高处的观景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工人们所在的地下空间未来将成为一个大“盒子”,将29个处理污水的池体单元和设备统一集成到一个箱体内全部置于地下,池体上面加盖25厘米厚的混凝土“盖子”。
与传统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全过程将在地下一个个密闭的池内悄然完成。水厂主要处理的是来自于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的生活污水及周边道路的初期雨水,通过污水管网由粗格栅和进水泵房汇入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为进一步消化污水处理前的臭气,再生水厂还自带一套生物除臭系统,通过微生物菌将统一收集来的臭气吸收、分解掉,最终以清洁无味的状态排放,不造成任何空气污染,也不会影响周边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将得到100%再次利用,将用作道路喷洒、景观补水等。
有毒有害气体不会挥发扩散到空气中,而且再生水厂地面以上部分将打造成一座环境优美、自然多样、活力充沛的生态公园,公园绿化率高达66%以上。
葛青立展示了一张水厂建成效果鸟瞰图,地面上公园优美的环境让人很难把它与污水处理厂联系到一起。公园共包括科普园区、体育活动区、休闲区、生态景观体验廊道、特色景观小品等区域,将成为周边居民运动、休闲的天然氧吧。
效果图
为建造这个全地下再生水厂,项目部还专门成立了BIM(建筑信息建模)中心,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一座虚拟水厂,通过全景效果图为项目施工提供可视化技术支持,将工程管理全过程由过去粗放型的传统工作和管理模式转化为更为精细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协同管理模式。
作为全国乃至世界进入雄安新区的重要门户区域,雄安高铁片区是集交通枢纽、高铁经济区、城市门户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为全国、京津冀地区提供交通换乘服务,由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承建的这座再生水厂将作为雄安高铁片区配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的生产、生活及正常运营保驾护航。
昝岗再生水厂服务范围覆盖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约4.9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15.2万人,投入使用后每天有3万吨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以达到准Ⅲ类地表水标准。据专家预测,其投用后每年可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1980吨,将为雄安新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