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土猫”,为超过3000只流浪猫找到新家
在北京,不少小区里都生活着几只流浪猫,如果它们幸运,会被人收养,拥有一个专属的“铲屎官”。可是,一只流浪猫如何找到新家?从事了十几年伴侣动物救助的曾莉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曾莉与义工们会定期在网上发布送养信息,与报名的领养者接洽、约谈,做到全方位领养评估,最终把猫送到新家。
2001年曾莉就开始从事流浪伴侣动物救助了,她和义工团队把救助的目光投向“土猫”。土猫并非一个关于猫的学术分类,他们说的“土猫”就是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出现的流浪猫。
曾莉有一个庞大的微信群,里面有数百位生活在北京各个城区的志愿者。他们自发救助流浪猫,就会与曾莉联系。她为流浪猫们建立了一个领养中心,经过检查、绝育的猫会来到这里。
“幸运土猫”为每一只经救助送养的猫咪留存了靓照。
猫咪被送养前,义工要对其进行各项身体状况检测和评估。
一般情况下,领养中心在同一时间内有30只猫开放领养,负责照顾它们的是曾莉和6位义工。有人负责信息登记,有人负责护理,还有人在网上发布送养信息,有人专门与报名的领养者接洽、约谈,最终把猫送到新家。还有看护义工负责定期清理和打扫,保证领养中心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
按照这样一套专业而规范的领养流程运行,每年约有180只到200只流浪猫在领养中心“中转”。近20年来,他们已为超过3000只流浪猫找到新家。这也使他们的团队在京城的爱猫人士中颇有名气,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幸运土猫”。
一般情况下,领养中心在同一时间内有30只猫开放领养。一大早,曾莉和同伴们就开始了对猫咪们的护理工作。
在曾莉看来,流浪动物的救助一直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救助等于收容,“如果领养中心的猫越来越多,我们就要每天操心它们吃饭和生病,就没有精力做送养,机构也很难维持。”她坚持的是:一只流浪猫只有被领养人带回家,才算最终完成了救助。
在“严进严出”的领养机制下,目前,来到“幸运土猫”却无法完成领养的猫,比例还不到5%。对于一只寿命十几年的猫来说,它在领养中心的几十天很短,但如果它们顺利走进新家,人类就找到了一个贴心的伴侣。“面对伴侣动物,我们提倡不遗弃;如果发现流浪猫,我们鼓励公众不去伤害;如果还想多做点什么,那就给它们绝育。”曾莉诚恳地说:“而我们想用专业的知识,在流浪猫领养的环节多做点事。”
流浪猫被救助后由义工团队成员送到动物医院进行检查、绝育,之后会被曾莉接到位于回龙观地区的领养中心。
(原标题:“幸运土猫”中转站)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韩轩 文 方非 摄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