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大使刘晓明警告英国:中国不会承认香港BNO护照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当地时间30日在伦敦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社交媒体对公众直播,揭批了西方某些媒体和反华机构为诋毁中国政府而联手制作的一系列涉疆假新闻。
金融时报就此报道说:“中国警告英国,不要让“冷战斗士”绑架北京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在两国外交争端中继续煽风点火。”
刘晓明表示,英国干涉和妨碍中国在香港实施国安法,以及禁止华为参与英国5G建设的举动,已经严重污染了中英关系的气氛。
刘晓明说:“中英两国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处理分歧,而不是让反华势力和‘冷战斗士’绑架中英关系。”他敦促英国在脱欧后保持独立自主性,不要被美国胁迫,对中国采取“敌对”立场。
有英国记者问,刘晓明大使此前警告,如果英国禁止华为进入其电信网络,将有“后果”,这是否是一种威胁?刘晓明回答说:“我们不构成威胁。我们没有威胁任何人。我们只是想让您知道后果。”“如果您不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如果您将中国视为一个敌对国家,您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涉港问题上,刘晓明在发布会上重申,中国未来不会将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视为合法的旅行证件。英媒担心,这会增加“300万符合BNO护照资格的香港公民离开香港”的难度。
在涉疆问题上,刘晓明大使首先播放了来自新疆的诸多视频采访和图片等影像,揭穿近期西方媒体和反华组织四处传播的假新闻真相。一名维吾尔族妇女通过视频向她在境外生活的妹妹喊话,她说妹妹在医院里做子宫肌瘤手术时有家人在场见证,那是一个普通的妇科手术,根本不是所谓的“政府强行对她绝育”,这位姐姐最后说:“亲爱的妹妹 ,请你以后不要再说谎了。”
刘晓明在发布会上表示:很难想象一个全球性的英国可以绕过或排斥中国。他认为,与中国脱钩,意味着与增长和未来脱钩。
延伸阅读:
想得挺美!英智库:BNO港人移民可带来400亿英镑收入
香港国安法刚一通过,英国就粗暴干涉香港事务,摆出一副假惺惺的“救港”姿态,实则是为自身利益谋划,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月初英国政府提出将为持英国海外公民护照(BNO)的香港居民提供“订制”的移民途径,7月6日,该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BER)“美滋滋”地算了笔账,称倘若最终有100万名香港人选择移居英国,可为英国带来高达400亿英镑(约35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
本月初英国政府宣布将为近300万持英国海外公民护照(BNO)的香港居民及家属提供入籍途径。英国外交大臣还承诺修改规则,让符合申请BNO的香港人在英国居住及工作的期限由半年延长至五年,五年后可以申请定居,再居住12个月后可申请入籍。
7月6日,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BER)发布分析报告,异想天开地指出,若政府提出的特殊移民途径被采用,香港潜在劳动力的流入可带来高生产力,以及其为移民而努力工作,将对英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刺激,增加英国的财富。
不过,显然不是所有符合申请条件的人都会移居英国,该智库假设潜在的移民总数在30万-100万人。据此,报告推算:若有30万人移居英国,可为英国带来12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倘若5年内有100万人移居英国,将为英国带来4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
报告还称,这批移民者多是中年人和年轻人,他们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可能略低于香港的平均值。2019年,香港平均经济生产力为6.99万英镑(约61万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香港移民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这些移民人士可能有家属,他们一旦完成学业,还会为英国经济作出贡献。
此外,CEBR智库创始人道格拉斯·麦克威廉斯(Douglas McWilliams)表示,香港移民者离开舒适圈来到英国后,可能会更努力工作,激发创造力和提高生产力。另外他们还会为了便利和定居,把资产转移到英国。
报告最后总结称,香港移民对长期提振英国GDP的影响远远超过上述估计。鉴于此次疫情引发的经济低迷,以及无协议脱欧带来的短期影响,香港移民涌入或给英国经济带来一丝希望。
英国智库这番“春秋大梦”,果真能够实现吗?
而就在几日前,港媒《大公报》才刚为欲移民的香港人算过一笔账,要想借BNO入籍英国,需要先备好500万港元(约52万英镑)。
报道指出,香港移民到英国当地只能沦为“二等公民”,加上英国大城市样样贵,民众生活艰难,而BNO持有人及其子女抵英后,更不能即时享受公共医疗及义务教育等福利。一家四口在英国当地的生活费,一年基本开支最少要80多万港元(约8万多英镑),六年接近500万港元。
另有曾居英的过来人摇头慨叹,在当地只能做低端劳工,捉襟见肘,最终悻然离开,回流香港。
针对英国政府此次粗暴干预香港事务的做法,我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7月2日回应称,所有香港中国同胞,不论其是否持有“英国属土公民护照”或者“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都是中国公民。
我使馆发言人还表示,若英方执意单方面改变有关做法,不仅违背自身立场和承诺,也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中方敦促英方客观公正看待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问题,尊重中方立场和关切,不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