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朱元璋为何有“双面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亮出了这些古人“标准照”

2020-07-27 14:22 北京晚报 TF019

朱元璋是不是长了一张“鞋拔子脸”,写出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李清照是否人如其词,影视剧里的红人康熙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有王阳明、郑成功、诸葛亮……“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课本里熟识的古人们亮出了“标准照”。

展厅里,一名小观众与康熙皇帝“对视”。记者 邓伟 摄

展厅里,国博从馆藏千余幅肖像画中精选出50余件(套)展品,分“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学者像传”四个单元,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由此梳理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解释,中国美学思想尤其绘画美学思想,把神格定为最高境界。这也是展览取名为“妙合神形”的缘故。

【观展亮点】

■“双面”朱元璋

电影《邪不压正》中,朱元璋凭一张“免冠照”火了。如今,这幅画的原型在展览中亮相。这幅《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上无款,但专家从画风上判断,为明代作品。现存朱元璋的画像中,这幅画的同款不在少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

朱元璋(正形象)

朱元璋(异形象)

与异形像截然不同的是展厅里另外一幅画——《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这是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较为标准的画像。

为何出现“双面形象”?专家解释,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肖像存世量较为丰富,其相貌的反差也非常大。但是从后续明代皇帝肖像画判断,《正形像》更接近真实的朱元璋。而出现所谓的“鞋拔子脸”,背后其实少不了他本人的推波助澜。民间往往将皇帝形象神化,以满足民众对皇帝的神秘心理,这种奇特的造型其实包含着一些美好寓意,所以朱元璋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丑化。而且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朱元璋不愿意将形象公之于众,这些都造成了这类异形像大行其道。

同场亮出“证件照”的帝王还包括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展厅进门,迎面的就是赵匡胤,他侧身而立,身着窄袖暗花纹紫龙袍,英气勃发,撑足了场面。这幅画高2米有余,比一般成年人高出不少。专家说,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多为职业画家所为,且多不具画家姓名,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帝王和皇族肖像,有整身亦有半身,有站姿亦有坐姿,其社会功能性远远超越其艺术性。

■“真假”李清照

酴醿春去,云鬓微拢,以红带结束,顶戴水浪纹发簪,佩金色耳环,内着红色抹胸,外穿对襟衣袍……画面里,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温婉出镜。

这位著名词人虽然鲜少露脸,但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教科书里。在国博的官网上如是介绍她——号易安,山东章丘人,少有诗名。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作家,散文也有相当高的成就。专家说,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这一时期流行的“滤镜”是娇媚间略带病态的效果。

也有一种说法,李清照生前很有可能从未绘制过肖像,其逝后宋、元、明三代亦少有人以其为绘画对象。今世所见李清照画像的多个传本都制作于清代中晚期,代表了艺术史对这位才华超卓的女词人的积淀“重塑”。

【观展解码】

1.诸葛亮 2.成吉思汗 3.赵匡胤  4.李清照 5.王阳明

肖像画中的历史

有些肖像画自带背景,其中既有亭台楼阁、自然风光类的,也有些定格了一段正史的瞬间。比如展厅里一幅清代《穆斋沧溟槎使图像卷》,描绘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魁出使琉球的场景。

画面中,端坐于大堂黑色交椅上的官员应为使臣全魁。其左右有两名下属恭立,身后有侍从数人,手持芭蕉扇、烟杆、书本等物。堂前跪有四人,头戴黄色八卷冠,腰系红色束带的,应为琉球国中高级官员。

国博介绍,全魁是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进士,补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奉命为册封正使,与副使周煌一起出使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

藏在书房里的“苏轼”

展厅里有一位名人藏得最深,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他是苏轼,藏在“书房”里。专家说,在书房悬挂主人或前贤的肖像是大多数文人的书房雅事。而明清时期的肖像画中,也有将书房作为衬景,以烘托像主的文人身份。

策展人就将宋代周敦颐对书房惬意生活的描述——“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搬进展厅。书房内,文房用品齐备,墙壁上悬挂着一幅苏轼像轴,“窗外”虫鸟齐鸣、蝴蝶飞舞。

 

观展提示

■时间:7月15日开幕

展期暂定3个月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9展厅

■票价:免费(需要预约)

(原标题:50余件精品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课本里的古人到底长啥样?)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冕

流程编辑:TF019

分享到

修个路也能挖到恐龙蛋,这座小城堪称现实版“侏罗纪公园”!

五大洲16家顶级博物馆云端亮宝,明晚8时国博开讲

“七夕”到天文馆“望星空”!北京8家博物馆下周二开“夜场”

首博等北京8家博物馆下周二开“夜场”,七夕推出50多项活动

本市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 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

北京一批博物馆恢复开放,每日入馆观众数量上限上调

私立博物馆长期闭门谢客已是如履薄冰,想生存需要新思维

北京自然博物馆6月2日起恢复开放,6月1日零时开放在线预约

博物馆四个多月闭馆不“放假”, “无人”博物馆文物都很“忙”

全国人大代表齐玫:让“云游”博物馆成常态

疫情致8.5万家博物馆曾闭馆,全球13%博物馆或永久关闭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