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不会因为他们长大而减少,反而随自己变老而增加

2020-07-12 15:36 北京晚报 TF015

清晨五点半,我被手机闹铃叫醒,打着哈欠穿衣下床,发现客厅和厨房都亮着灯。只见母亲披着衣服,睡眼惺忪地坐在沙发上,与此同时,厨房里传出声响——父亲已经在忙活早饭了。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我问母亲:“您起这么早干吗?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母亲“嗯”了一声,说:“睡不着了,等你走了再回屋躺会儿。”我走进厨房,馏着馒头的蒸锅正突突作响,另一个灶眼上小米粥正翻滚,灶旁的碗里放着刚煮好的鸡蛋。父亲系着围裙、佝偻着身子切咸菜,听见我喊他,他并未停手,只应了一声“马上就好”,我再无话,转身出了厨房。

父母都已年过八旬,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我时常过来小住,一是为了多陪陪他们,帮他们做些家务,二是父母家离我的单位近一些,早上可以多睡会儿。父母平时并不早起,但只要我过来住,他们都会提早起床为我准备早饭,再看着我吃完出门。我心中不落忍,说单位食堂的早饭又丰富又方便,让他们不用为此早起操劳,但父母不听劝,拗不过,时日一久,我也就不再说了。

今天是周末,我和影友约好一早去房山摄影,为了出行方便,昨晚便住到父母家。父母听说我第二天要早起出门,让我在家吃完早饭再走。我考虑到起床和出发的时间实在太早,比平日上班还要早一个多小时,就说自己出去吃早饭,让他们安心睡觉,不用管我。父母嘴上虽然没坚持,到底还是早早地起来了。

待我洗漱完毕,父亲已经把热腾腾的早饭端上了桌,因为父母从不在这个时间吃早饭,所以只有我独自享用。他们俩坐在沙发上看着我,父亲无话,母亲一如既往地开始反复叮嘱各种事项,从交通安全到财物保管再到饮食卫生,仿佛我不是头发花白的五十岁的男人,而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十五岁的孩子。我早已习惯了母亲的唠叨,并不认真听她说,只是一边吃一边心不在焉地随口应付。吃完早饭,我起身收拾碗筷,父亲重复着以往的话“放那儿吧,别管了”,我自然罢了手。我无法体会八十多岁的父母不辞辛苦早早起床给儿子做早饭,并且看着儿子吃完出门是怎样一种心情,不过我的心里一直觉得踏实、温暖。

和父母告别走出家门,出了电梯,我猜母亲一定又站在窗前看我,便转身抬头望了望亮灯的窗口,她果然在那儿。我并未向母亲挥手,以前也从未挥过,只是回身径直往前走。本是与过往一样极其平常的出门,今天却不知怎的,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中莫名涌上一丝酸楚,又回头望了望窗口,眼眶有点儿湿润了。

走出小区坐上朋友的车,本想在路上补个觉,心却静不下来;闭上眼,眼前总萦绕着家里的早饭和父母的身影,耳畔也总响起母亲的叮咛。

我们一直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从孕育生命到呱呱坠地,从第一声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行走到上学、就业、成家、自立,父母伴随我们前行并且甘愿为我们倾其所有。当我们健康的时候,他们高兴;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担忧;当我们取得成就的时候,他们骄傲;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他们心焦。他们随着我们的快乐而快乐,随着我们的忧伤而忧伤。父母甘愿为儿女受尽操劳而无怨无悔,等到儿女做了父母,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们。

在父母眼中,我只是他们的儿子,这无关我是五岁、十五岁、三十岁还是五十岁,他们对我的牵挂并不会随着我年龄的变大而减少,反而随着他们的变老而增加。

这绝不是一家一户的景象,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熊庆瑞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这婚房我不要了!”爸妈花40万装修的房子,小伙嫌太丑拒绝入住

父母赋予了生命,孩子是不是也在为父母的生命注入无形的力量?

每人发一句“妈妈我饿了”,看到回复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爸爸期末“甩锅”一句话气炸全网:孩子成绩差因为妈妈学历不高!

吼孩子上热搜,杨烁回应教育方式争议,亲子关系能否容下“刀子嘴”?

孩子是成人之父 育儿,首先是一场自我教育

父母也需要和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真实地表达自己比愤怒有效

老父亲坐儿子肩头看天安门升旗,让网友泪目!扛起的是孝敬父母的责任

一模一样!国庆返程的行李箱又被爸妈塞满了 网友:都是满满的爱

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50万事实孤儿将有生活保障,网友这样说

和儿童聊艺术,父母为何总怕孩子觉得无聊?该如何注重美育教育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