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公众号

探访北京地铁图书馆商场,如今市民还能坚持戴口罩测温吗?

2020-06-09 13:20 北京日报客户端 TF010

当防控降级遇上高温预警,烈日炙烤下,人们的防疫工作还能坚持吗?

口罩妙用——

坐地铁安心还闻不到汗味

上午十时许,阳光打在柏油路面上已经有些晃眼。记者在五号线蒲黄榆站外看到,进站乘客均能够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个别当时没有戴好的,也能赶紧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戴上,或将兜在下巴上的口罩调整好位置。

车厢里,“请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宣传语一遍遍播放。系着红袖标的管理员来回巡逻,偶尔遇到有乘客将口罩拉下,会走近轻声给予提醒,整体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防疫形态。“人少的时候不觉得,早高峰已经特别挤了,戴口罩还是挺安心的。”互联网员工小方笑言,“而且谁也没法吃东西,食物的味儿、别人身上的汗味儿都闻不到了!”

小方告诉记者,目前在公司乘坐电梯,以及去会议室讨论时,大家都能自觉戴上口罩,平时在工位上就基本不戴了。“得经常用人脸识别解锁手机,还要喝水,而且一直戴着也不行,容易起痘。我们工位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大家就自发灵活调控了。”

下午四点,朝阳大悦城地下一层的永旺超市,前来购物的顾客依然保持着佩戴口罩的做法。“挑选商品时难免会接触到别人,再加上这里空气流通状况有限,还是戴上口罩好一点。”程先生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全家人一直坚持出门必戴口罩,四个多月间无一人生病,就连之前经常感冒的小孙女,也没再出现过发烧、咳嗽等情况。“孩子少遭罪,大人少操心,就冲这个,也打算继续把口罩戴下去。”

在位于九层的上海三联书店,顾客同样均佩戴着口罩。人物传记书架前,臧女士正与老伴儿各捧一本书读得入迷。“我们坐公交来的,在这儿已经看了两个多小时。”臧女士表示,女儿给他们买了很多口罩,现在不用别人提醒,出门就会主动戴上。

朝阳大悦城九层的书店里,人们自觉佩戴口罩看书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书店依然要求顾客全程佩戴口罩,如果看到有不戴口罩的情况会进行提醒,“不过这种时候不多,因为大家都很自觉。有的顾客还觉得不戴口罩有点格格不入,自己也不好意思。”

炎夏能防晒 对鼻炎患者友好

如果说室内场所有空调,戴着口罩还不算特别难熬,热浪滚滚的街面才是真正的“烤验”。中午,白领徐婷走在路上,一阵阵大风将她撑着的遮阳伞掀变了形。见无法打伞,她干脆将伞收了起来,却将口罩更往上提了提。

“热啊!怎么不热?但反正全身都在出汗,脸上也不显得特别闷了。”面对记者“戴口罩闷不闷”的问题,徐婷笑着回答。“而且这么晒还打不了伞,戴着权当防晒了吧。”

傍晚,在某居民小区的小广场,图图奶奶正陪着4岁的孙子玩滑板车。日头虽不似白天那样强烈,气温仍居高不下,老人的口罩却一直捂得严实。她告诉记者,自己有轻微的鼻炎,以前没有特意戴过口罩,因为疫情戴上后,觉得鼻子在换季期间舒服了不少。虽然现在口罩对鼻炎已经没什么特别的帮助,但几个月下来形成了习惯,就一直没摘。“像我这种年老体弱的属于易感人群,多注重防护总没有坏处。”

令她操心的是小孙子图图,孩子嫌闷,不爱戴口罩,图图奶奶学会了见机行事。如果孩子自己骑车、拍球,就暂时不戴,但聚过来的小伙伴一多,还是会劝着给戴上。若领孩子去水果店、菜店买东西,更是要在进门前戴好。“我出门都揣好几个呢!有时候用劲不均匀,口罩绳容易扯断,孩子嘴巴还经常会咬到弄湿,得注意着换。”什么时候打算不戴口罩了?老人想了想,“随大流,我觉得外面80%以上的人都不戴,我们再不戴吧!”

测温管理——

习惯成自然,甚至主动请求检测

除了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间,体温测量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从起初的不太适应,到数月后的自动自觉,测温环节为人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在朝阳大悦城入口,记者观察发现,顾客均按照地上一米线自觉保持距离,依次来到测温区。前来购物的赵女士在机器人自动测温点稍作停留,屏幕中便显出头像信息和36.3℃的测温结果,并语音报出“体温正常,请通过”。测温点旁,还有一名保安负责引导和监督。侧门偶尔也会有顾客进入,另一名保安手持红外测温仪,逐一进行人工测温。

朝阳大悦城入口处设有机器人自动测温点

“商场毕竟还是室内场所,人员也相对密集,测一下体温心里踏实些。”赵女士表示,如今已经习惯了测温环节,甚至会主动找工作人员测温,“买东西也会倾向于去有测温的地方,感觉管理上比较规范。”

在社区,自防控级别下降后,测温环节也一并不作要求。但记者看到,仍有严谨市民在进出小区时,一再向执勤人员进行确认。

在玉桃园三区12号楼下,正在执勤的新街口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年后就一直在这个执勤点,已经认识了所有的居民。目前已不要求居民进出测温。“但是外卖人员、快递员要进,我们还是要看一下健康宝,做一下登记,出来的时候我们再记录好进出时间。”

就在交谈期间,有两拨居民过来向执勤人员确认。“不用测体温了吗?”其中一对母子,孩子还穿着校服背着书包,明显刚刚放学。母亲告诉记者,他们周末没有下楼,还不知道进出小区的政策有所调整。“其实测体温也挺好的,心里更踏实。”

社区值守——

离门五六米,就把出入证拿在手里

社区防控政策虽略略放宽,但记者发现值守岗亭并没有撤掉。几个月来,工作人员、志愿者守在小区出入口,筑起严密防线的同时,也获得了居民的理解与认可。

下午,西内大街184、182号院的院门关闭,放在铁门外的黑色座椅上已经没有人,但楼下依然还有两位戴着红袖箍的志愿者。记者推门进去的时候,因为面孔陌生,一名志愿者马上询问,“您找谁?您有什么事儿?”

记者看到,这里已不需查验证件,但居民都非常自觉,进出时会回身将院门关上。一位骑自行车的居民,在出门时将门拉开一条缝隙,出来后从车上下来,将门又关好。“经过这段时间,养成习惯了。平时关好院门多安全啊!”

鲁谷街道的依翠园小区除了南门开放之外,又分时段开放北门,体温不测了,出入证暂时还需核查。七星园北小区的门口,也依然有志愿者在执勤。

记者在两个门口观察到,进出居民多数还戴着口罩,都很自觉地出示出入证,有的离门五六米就已经把出入证拿在手里,方便志愿者查看。“防控级别虽然降了,但查出入证也是为了小区居民安全,我们挺支持。他们在一天,我们就觉得更踏实些。”

小区门口未撤掉的岗亭,有时还会发挥大作用,记者昨日走访期间,就偶然见到了一例——

“真的太感谢,太感谢了!吓得我心脏到现在都还突突的。”记者正走在玉桃园三区西边胡同里时,对面马路牙子上传来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5岁多的小姑娘优优,午睡醒来后,发现奶奶不在家,自己开门出来,一直从居住的马相胡同走出了300多米,才被在玉桃园三区12号楼值勤的新街口街道房管所王小兵发现。当时王小兵正从附近卫生间出来,发现小优优边走边哭。

他跟着孩子走了100多米,确认她身前没有大人等,身后没有大人跟着,急忙追上去拦下了小优优。怕吓着孩子,王小兵还专门请他在值勤社区里认识的一位阿姨帮忙问孩子情况。

幸亏优优记得妈妈的手机号码,电话接通后,优优妈妈急匆匆从附近单位赶来。“奶奶要回家安空调,本来想带孩子去,我觉得天太热,就让孩子在家午休。上班前看她睡的挺好,就自己关门走了,没想到她会出来,真是吓死我了!”

几分钟后,优优奶奶也赶来了,她对王小兵和帮忙的社区居民连连称谢。“幸亏值勤岗还没撤,小伙子细心负责,要不孩子从这个胡同走出去,还不得走丢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魏婧、周明杰、宗媛媛

编辑:tf10

分享到

北京市发布日常防疫指引,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佩戴口罩

北京发布会议室日常防疫指引:参会者间隔不小于1米

蹲点日记 | “我们守着胡同,守着老百姓的家……”

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 北京防控不允许有任何疏漏闪失

天津进入战时状态!确诊病例情况及行动轨迹公布

明日立冬!北京将迎大风降温,但有个好消息

@北京居民,收到这条医保缴费短信,需注意以下事项

长沙300米路安了298条减速带!“搓衣板路”是谁的行为艺术

今天凌晨,四川俩小时内连发三次地震,又是同一位置

“二次感染不值得讨论”,张文宏:现在最重要的有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