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老一辈人回忆粗茶淡饭的日子,自己动手下厨更有家的味道

2020-05-24 17:52 北京晚报 TF010

我们是南方乡下人。在我们父辈,粗茶淡饭是过日子、度生活的固有模式。早上稀饭+馒头或馒头干+煮鸡蛋+咸菜萝卜干,中午米饭+炒地里当季的鲜菜+偶尔有的红烧肉+蛋汤,晚上稀饭+咸菜,这些是大多数人家的标配,几十年如一日,基本上不会变出什么新的花样来。

王金辉 制图

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从地里收工回家,又渴又累,开水泡饭是最省事的,有时就着老娘腌制的咸鸭蛋,咸鲜咸鲜的,再拍盘黄瓜菜,这是一天最享受的时候。

喝的更简单。白开水当家,有时候家里大人来了兴致,就煮壶天水茶,泡点稍稍发了黄的绿茶。更多的时候,随手摘几片门前的藿香叶,大碗一泡,喝着也特清凉爽口。一家人围坐一桌,喝着聊着,其乐融融的。

这是我20岁以前印象最深的茶饭生活。

我的老家,这样的日子几十年、上百年不变,加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这块地方的人很长寿,这恐怕是粗茶淡饭的好处。

1

上世纪80年代,到了北京,生活工作在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的,终日奔波,晚睡早起。早上安坐喝粥,下午小坐品茶,都是妄念。往往一片面包、一袋方便面、一笼包子,对付了事。

来了朋友怎么能随便对付呢?

讨巧的家庭主妇平时一定会做些吃的储备着。一瓶啤酒,一盘花生米、一盘拍黄瓜,再切一盘松花蛋,一盘午餐肉,分分钟开席。等宾主吃上了喝上了,赶紧炸些鲜虾片,西红柿鸡蛋汤一煮,手脚麻利点,也就十分钟搞定。

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工作担子重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几副担子压着,人就渐渐地感觉累了。但我们家下班后买菜做饭,一家人围坐边吃边聊的,还是主基调。后来慢慢地越来越忙碌,招待客人的时候,下馆子多了起来,在家做的就少了。

不过,我有个神仙同学,她却坚持在家做饭。特别是在孩子的早餐上,亲力亲为,绝不马虎。自儿子上小学开始,她凌晨4点起床,煮米饭、炒鸡蛋、炖肉、煮青菜……

她有自己的理论:孩子的主课都在上午,早上用脑最多,如果早餐不吃好,到11点的时候,孩子一定会饿,饿了就会分神。所以,早餐在他们家是正餐。前一天采购好食材,收拾备好,凌晨起床后,现煮现炒现炖。

融入爱与亲情的早餐,味道一定鲜美无比,相信孩子用早餐的时光是最愉悦的。我同学这样做早餐,一直持续到孩子高中毕业。现在,她的儿子虽远在异国他乡,但一定会时常想起妈妈的饭菜味道吧。

2

如今,90后的孩子、00后的孩子长大了。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年轻一代的日常茶饭与我们的却大不相同。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好玩好看的多,而年轻人学历高、拿钱多、条件好,当然工作压力也大。他们日常生活大多通过速食餐、方便食品或在咖啡馆、快餐店解决。我听说,很多青年人不会做饭,有的年轻夫妇家里从不开伙,外卖又方便又快捷,吃的喝的一应俱全,吃了饭不用收拾桌椅、刷锅洗碗,特别省事。

坐饭馆、叫外卖成了现代青年精英处理饮食的主基调。饮食的内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美食元素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很多孩子留学在外,深受异域饮食风格的影响,对冰水、合成饮料、油炸食品等等更是爱得狂热。

孩子们从繁琐重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比我们和我们的上辈人过得现代、轻松、舒适,他们享受着科技、时尚和国际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这或许是时代的福利。

不过,居家还是要有“家庭”的味道。下厨少了,亲手操持少了,老少共餐少了,那种“无攸遂、在中馈”的传统便渐渐疏离了,其乐融融的氛围便淡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品味也就变浅了。

过去的几个月,很多人只能待在家里。在回归家庭、回归粗茶淡饭的日子后,听说很多年轻人很难适应,如果父母不在家做好饭菜做好茶水,不少人只能靠点外卖来解决一日三餐和喝水的问题。

我不禁又一次想起我那位女神同学。

其实,她每天做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饭菜,她想的是让长身体的孩子吃好吃饱,让用脑要劲的孩子吃得干净、新鲜、舒心,在我看来,这寻常的粗茶淡饭,便胜却大餐无数,她给了孩子安全和温暖。

3

过日子,其实没什么固定的模式。

时代不同,日子就得随着时代变,这是与时俱进。

各家不同,日子就得过成自家味,这是各有千秋。

但不管时代怎么变,居家过日子,还是简单饮食、粗茶淡饭的好,还是自己动手下厨的好。这样质朴的、简单的、健康的日子,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你洗一把菜、他温一壶茶,你支把劲、我搭把手的日子,这样团团圆圆的、自自在在的、欢喜而素淡的日子——青菜萝卜粗茶淡饭的日子,才是轻松、踏实而长久的日子,是真正的好日子。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