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线上问诊”,北京城市副中心志愿者花式“战疫”暖人心
带动群众参与家园值守、利用微信群为居民“线上问诊”、成立“翻译官”服务队……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志愿服务阵地调度、资源整合作用,引导了一大批志愿者积极参与副中心建设,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铁路小区自管会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服务。记者 白继开 摄
小区自管会带居民阻击疫情
北苑街道铁路小区是个42年老小区,没有物业,但疫情防控工作却做得井井有条,居民很安心。记者昨天实地探访,发现了这里运转有序的秘密——自管会带动群众阻击疫情。
“在登记的过程中,身份证、姓名、户籍地、联系方式一个都不能少……”中午刚过,顶着日头,自管会成员吴秀芹正利用无人进出的间隙,为志愿者们讲解注意事项。
时间拨回到大年初一,在长桥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协调下,铁路小区自管会火速集结起了一支43人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两人一组,每两小时轮次班,夜间也有专人值守,24小时守卫居民安全。
铁路小区自管会有7名成员,全部由居民推举产生,义务服务,不领工资。成立4年来,小到收发快递,大到管道改造,都有他们的身影。“疫情来了,我们不慌,有自管会带头,心里可踏实了。”居民说,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还能通过社区“吹哨”叫来相关部门一起推进。
医生志愿者微信群“问诊”
除了值守出入口、为居民采买物资外,副中心志愿者可谓花式“战疫”。在通运街道荔景园社区,几位医生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议下,成立了“线上问诊”微信群,为5700多户居民提供24小时的医疗咨询。
谢猛是群里的一名医生志愿者,他不仅为居民提供医疗建议,还常常将来自官方的防控政策、相关规定、防控形势、防护要求转发到群里,避免居民听信谣言,引起恐慌。
荔景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丹的手机上,除了“线上问诊”微信群外,还置顶了舞蹈群、物资采购群、志愿者联络群等十多个社群,她告诉记者,社区在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时,也将积极利用线上平台宣讲政策、征求民意。
志愿者组成“翻译官”服务队
随着境外疫情形势变化,返京外籍人士成为防疫工作的关注重点。为避免与外籍人士交流时出现“卡壳”的情况,新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动各志愿服务队队员,组成了“翻译官”服务队。
服务队规模庞大,几乎覆盖了各个社区。月亮河社区书记王颖欣下载了翻译软件,通过微信与外籍人士进行沟通,居民也纷纷成为志愿者,将最新的政策译成英文,放在主要出入口等重点位置;北关社区、京贸国际城社区志愿者利用自己英语口语的表达优势,与外籍人士交流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一位社工动情地说:“志愿者的支援,让自己觉得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