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回忆妻子确诊:我想说非常爱她,我不能没有她
疫情初期,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妻子程琳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当时看到很多生死,家里还发生这样的事,自己身体又不是特别好,有天回家的路上,“想到我不能没有她,眼泪就出来了”。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回忆这段心路历程,张定宇想跟妻子说非常爱她。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英雄夫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妻子程琳捐献血浆
“我已经动员了我妻子两次了,希望可以在捐献点看到她”。2月14日,在接受央视关于捐献血浆的采访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如是说。
2月18日上午10时,张定宇的妻子程琳女士来到医院,捐献了400毫升血浆。
程琳女士带着同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同学一起前往献血点,经过一系列的问询、身体检查等评估,符合捐献要求,成功捐献血浆。她表示,希望更多的治愈患者能到医院献出宝贵的血浆,挽救更多的重症患者。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2月14日,张定宇在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连线时表示,捐献血浆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临床救治,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张定宇当时说,建议出院两周以后的康复者参加血浆捐献,保证体内的病毒得到很好的清除。
1月19日,程琳女士确诊新冠肺炎,在武汉市第四医院经过10天的治疗,于1月29日康复出院,目前身体状况恢复良好。从她出院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两周。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规模较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张定宇长期奋战在医疗一线,曾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并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
去年底,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后,张定宇身先士卒,带领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了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
在此期间,张定宇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也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
“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一线。
因为罹患渐冻症,张定宇走路时有些跛行,但是他拖着颤抖的腿,始终坚持在“战疫”一线。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张定宇说。
2月4日,湖北省人社厅、卫健委决定给予张定宇以及“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记大功奖励。
2月13日,张定宇向全国发出呼吁: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够对抗病毒,恳请康复后的患者积极来到金银潭医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献你宝贵的血浆,共同救治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病人。
次日,在与白岩松连线时,张定宇对捐献血浆作了较详细的解释。他说,在金银潭医院已经有4名患者接受过恢复期康复病人血浆治疗,血氧得到稳定,这是积极的变化。对于康复后的轻症患者或者普通型患者来说,捐献血浆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和普通的正常捐献血浆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张定宇说,考虑到捐献者是刚刚康复的病人,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可捐赠200至400毫升。捐献者年龄遵循无偿献血年龄规定,无偿献血年龄是18到55岁,可以适当放宽到60岁。
此次程琳女士捐献了400毫升血浆,正是张定宇所说的捐献上限。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最早开始捐献血浆的,正是武汉市的医务人员们。
据长江日报报道,2月4日下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院长熊侃在微信群里发起倡议: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血浆可能含有抗体,输入重症患者血液中能挽救他们的生命。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强烈呼吁已治愈康复的医务人员献血作为临床研究和治疗!
当即,群里医务人员纷纷报名。第二天上午,江夏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宗建、纪委书记刘思华带头,和其他6名医务人员一起,每位男医生400毫升,每位女医生和护士300毫升。
当天共计8人参与,捐献血浆2600毫升。很多人说,等再过14天,还要去第二次捐献血浆。
截至2月16日,武汉已有20名康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9名重症患者、其他医院3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相关专家透露,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开始好转。
在张定宇发出呼吁后,全国各地都有康复患者积极踊跃捐献血浆,一些医院的电话甚至被“打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血浆治疗”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但是并不适用于任何状态下的病人,使用时有一些限制条件。例如对血浆过敏体质的患者、年纪太大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心衰、多脏器衰竭的患者等,就不适合输入血浆。在实际治疗中,还是要由医生作出全面判断。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