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0急救医生梁东:“抗疫”单日转运人数创纪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有一群人在小小的空间内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他们就是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人员。今年1月中旬,北京急救中心转运了北京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从那天开始直到今天,北京急救中心全员保持临战状态,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创造了单日转运625人、身穿防护服连续奋战9小时等多项纪录。
梁东(后)在给队友理发。
救护车内的方寸空间,承载着患者与家属对健康的向往。梁东,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急救医生,作为新冠肺炎专用转运组人员,今年2月到3月在发热转运组连续工作了30天。如今,他完成了转运工作,休整之后重新回到院前急救岗位。就在昨晚,他依然坐在呼啸而过的救护车里,为市民的日常急救提供医疗保障。
在新冠肺炎专用转运组工作的那段日子,充满了惊心动魄,也收获了温馨与感动。梁东还记得,有一天,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要从区级定点医院转往市级定点医院,“这说明老人的病情比较重。”一路上,老人和梁东诉说着自己的不安,担心同样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老伴儿的状况,对自己的病情也是忧心忡忡。梁东把刚刚了解到的最新的疾病诊疗要点,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讲给老人听。信息掌握多了,老人反而安心下来。
12年前,梁东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北京急救中心工作,是从业经验丰富的资深急救医生,因此,梁东承担的多是重症患者转运任务。“30天中的转运中,差不多有20天都是在深夜转运病人。”这些年里,因为经历过“甲流”的考验,也因为曾在玉树地震现场奋战过,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梁东并不紧张。不过,有一天晚上,一位高龄患者的转运过程还是惊心动魄。“在路上医生给我们介绍病情时,患者的状况还比较稳定。”就在患者即将被推上救护车时,病情突然发生波动,血氧饱和度猛然下降到50%。在医院“折腾”了20多分钟后,患者使用储氧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终于达到了90%,被顺利转运到上级医院。
急救人员连续奋战,执行任务期间都统一生活在指定驻地。为了“解闷”,梁东专门从家里带来“电推子”,有空的时候,大家就互相帮忙修剪“茂盛”了许久的头发。 “电推子”的主人是梁东的两个儿子,一个3岁、一个4岁。“抗疫”期间,一家四口散居四地,全靠微信视频联系。熬过了冬天,等来了春天。现在,一家四口已经团聚。梁东也和所有人一样,期盼着这场战“疫”早日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