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治病”!北京二环三环等111条城市道路5月上旬完成治理
记者今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保证市管城市道路通行安全、舒适,依据季节性病害的特点,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自3月底起,集中开展春融期市管城市道路治理工作。此次集中治理涉及二环、三环、建国路等市管城市道路111条,目前已完成约50%,计划5月上旬全部完成。
资料图 摄:刘平
据介绍,城市道路集中养护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可分为春融期间、汛前、汛后和入冬前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春融期间病害集中治理阶段,主要针对道路坑槽、拥包和松散等病害进行处置。为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施工作业均在零点至5点进行。
记者了解到,此次集中“治病”的共涉及二环路、三环路、建国路等111条城市道路,服务不同区域的复产复工单位、居住区。其中,针对金融街、国贸、中关村等企业集中区域的西二环、东三环、中关村北大街等道路重点进行沥青路面病害治理,治理面积约7万平方米;针对回天地区、望京区域等大型生活区域内的安立路、北苑路、望京西路等道路重点进行步道病害治理,面积约1万平方米;针对东直门、CBD、西三旗等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区域的东直门内大街、建国门外大街、西三旗东路等道路沿线地铁站、公交站进行治理,共涉及96个站台、站口。
集中“治病”也为设施防汛、度汛工作奠定基础。施工中通过灌缝的方式,对约12万延米沥青路面裂缝进行治理,以减少和防止雨水进入道路结构内部,延长道路结构使用寿命,提高设施运行安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养护单位更新作业设备、淘汰不合格车辆、更换“国五”标准工程车,并在道路巡查中引入电动汽车,目前已基本实现工程车辆环保达标要求。同时,养护维修作业点多面广,为进一步减少作业噪音和尾气污染,养护单位在“巡养一体化”班组作业中试点引入移动电池电源,取代燃油发电机,预计后期每年将减少环境污染作业点位10万处,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组织各参建单位,不间断开展常规养护维修工作,为城市运行和复工复产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同时成立专班,编制防控及应急预案,建立三级防控体系,采取人员建账、跟踪监测、规范消杀、按时通风等措施,落实人员、场所满足防控要求,确保养护维修工作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