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国家领导人热衷“甩锅”,这就是人权典范么?
“要我说,中国的人权就是让人活下来!”
近日,针对外媒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质疑,英国学者约翰·罗斯以这样一句“大白话”回应。亲历了中国疫情阻击战的罗斯,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对中国抗疫成果表达赞扬;同时结合当前全球防疫形势指出,“不应带有政治目的去批判中国,反而应该多向中国学习。”
身为外籍学者,罗斯通过“眼见为实”,对中国抗疫作出上述评价。但遗憾的是,在这场全球重大卫生安全事件中,某些西方政客与媒体缺的就是这样一双客观的眼睛。在有色眼镜下,他们始终热衷于“盯梢”中国,稍有风吹草动就举起“人权”大棒敲打一番。
在这些人口中,戴口罩、隔离等最基本最传统的防疫措施,反倒成了“不自由”的象征,而且同样的措施,在不同国度也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纽约时报》的“驰名双标”。为防病毒扩散,暂时封城明明是很多国家的选择。可在《纽约时报》的推文里,中国封城就是“给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意大利封城则是“为遏制冠状病毒肺炎,冒着经济风险”。看来,某些所谓“人权”不过是一种政治武器,还可以“收放自如”,实在是虚伪得很。
生存权是最首要的基本人权。活着,才有可能谈及其他,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正因此,面对疫情风险,中国举全国之力保护生命、保障民生。倒是在一些这样常年标榜“人权”“自由”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另番场景:“富人先检、穷人排队”是常态,普通民众只能接受“这就是人生”;卫生体系和经济发展遭遇重压,“群体免疫”成为“理性选择”;美国确诊病例近40万,总统轻飘飘来一句“我这两天才看到(白宫内部1月发出的一份疫情预警备忘录)”……国民生命被置于险地,哪里可谈什么人权?
近年来,借“人权”攻击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一些政客、媒体的“常规操作”。按年更新的所谓“人权报告”,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无端中伤等等,无不显示出这些人遏制中国发展、恐惧中国进步的狭隘心理。然而,人权事业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基本事实也不会任由几张嘴就改变。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权如何,人民最有发言权,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杆秤”。反观某些国家,国民基本生存权难以保证,领导人却热衷于“打嘴炮”“甩锅”转移矛盾,这就是人权的典范么?
眼下,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得采取措施去救命!”罗斯的呼吁能叫醒装睡的“人权卫士”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