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年内编制完成,将来可入住特色民宿
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日前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建“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为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外脑”。
资料图 潘之望 摄
新院成立伊始就领新任务——年内参与编制完成本市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介绍,此前进行的关于长城文化带的保护经验等将被“打包”借鉴。同时,研究院将着手研究,按点施策,处理好长城本体与周边民生和谐共存。
“长城公园”不设围墙
在北京,长城保护不论长度,而是论空间范畴——北京长城文化带贯穿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约占北京市域面积的30%。文化带总面积达到4929.29平方公里,细分为核心区与辐射区。
汤羽扬说,去年公布的《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中提到,北京市长城文化带的空间布局为“一线五片多点”。这种模式将在未来公园规划中得以保留。
其中,“一线”,即长城线,是北京长城墙体连续形成的遗存线。“五片”,即5个核心组团片区,分别是沿河城组团、居庸路组团、黄花路组团、古北口路组团和马兰路组团。“首先在这些有条件的、资源比较好的地方推进工作。”汤羽扬说,这座公园没有围墙,不是封闭式的。“参观方式也要因地制宜,有些比较险峻的地方还是要封闭管理,但是不妨碍远观。”
可深度体验长城文化
就北京而言,长城建控范围很大,甚至高于“国标”。汤羽扬直言,如此大的区域,必然会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这些会与文物保护存在一定矛盾。“这也是研究院需要面对的课题。”
对于矛盾的化解,她给出的思路是“分而治之”。目前,该校已有一支多学科组成的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团队,自2005年起参与北京长城资源调查至今,跑遍北京长城及其周边村镇,收集整理了各类相关数据,完成了很多“京版”长城保护方面的规划等。汤羽扬说:“要继续走进去,细致到每个点去研究,真正让保护和发展共赢。”
在她的描绘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不仅可以欣赏文物古迹,还可以住特色的“长城人家”民宿,深度体验长城文化。“长城周边的抗战资源非常丰富,也值得系统深度发掘。”
日检数据计划“云共享”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明杰说,长城保护,不是文物部门一家忙。文物局更像协调部门,要统筹长城分布区和各相关单位参与到保护工作中,任务之重可想而知,这也是需要更多外脑支持的原因之一。目前,一系列研究院的工作计划已排出: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以及专家团队智库,围绕北京市长城保护利用及相关任务开展战略合作,包括举办长城及长城文化带研究方面的国内外学术讲座与论坛、深入开展长城文化及长城沿线文化资源研究,开展长城文化宣传,举办与长城保护利用相关的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
将科技融入长城预防性保护,也是研究院的课题。目前,本市的长城保护员已经上岗。“我们想建立一个全方位、全时空的系统。保护员将每日巡视的情况实时输入系统。”汤羽扬说,这些数据可以设置权限,向设计部门、保护部门等按需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