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283位患者,五院士领衔留在武汉继续战斗,还有他们!
截至3月31日,湖北仍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有1283例,其中重症311例、危重症124例。为了这1283位患者,5位院士以及一群白衣战士仍在坚守,继续与死神赛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璐琦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到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成为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截至3月30日,在金银潭医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
黄璐琦率队研发的化湿败毒方,在第七版诊疗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荐用药处方。3月30日,化湿败毒颗粒实现技术转让,转让收益将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他还希望深化推进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国际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后,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一直战斗在武汉抗疫前线。
2月14日,张伯礼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挂帅中医“国家队”接管江夏方舱医院。患者主要喝中药汤剂,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来康复。3月10日下午,江夏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这儿出院的500多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
现在,张伯礼除了为治愈患者进行康复评估、诊治及医学观察,几乎每天都与国外专家开视频会议,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探讨全球疫情走向,还投入到对全国感染的医务人员进行康复期管理和干预工作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
“除了我们自己所服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也有很多其他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往我们这儿转,成为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点。”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带领的北京大学三医院团队137名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武汉一线救治危重症。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辰
2月1日,王辰院士抵达武汉。他与一些专家在调研后建议,要迅速把确诊轻症病人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
3月30日晚,在与美国同行的视频连线中,王辰院士说,“中国最重要的措施是采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建立方舱医院是实现疫情控制的关键措施,我希望这种模式能为更多国家增强应对新冠肺炎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薇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与五位院士一起
留下来再战的
还有他们
6支北京医疗队,1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部分队员,共922人奋战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医疗队(广东重症ICU医疗队)、陕西援鄂第二批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鄂医疗队461人奋战在协和西院;
江苏医疗队、吉林大学一附院医疗队、吉林大学二附院医疗队及国家卫健委派驻专家组成的团队共324人奋战在武汉市肺科医院;
广东、上海的500余人在雷神山,“四大天团”中的华西、齐鲁共300余人在省人民医院,江苏、浙江、湖南共500余人在金银潭……
网友评论
感谢你们的义无反顾
感谢你们的继续坚守
感谢所有为我们拼过命的人
延伸阅读:
全媒战疫,北京晚报记者在武汉的44天,见证抗疫一线的真实与感动
疫情之下,“封城”的武汉牵动着14亿人的心。1月27日,由136名来自北京市属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星夜驰援,奔赴战疫最前线。与北京医疗队一同南下的,还有本报特派记者景一鸣、和冠欣、王雅贤。他们三人组成的前线报道组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一线,用文字记录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抗疫点滴。在武汉的44天里,他们发回的200余篇报道,分别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武汉战“疫”现场直击》上与广大读者见面。白衣战士逆行的背影,京鄂携手共同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无论是海量的文字,还是娴熟的视觉表达,他们用第一视角及时、准确地记录下全民战疫的宏大过程。全媒战疫,他们也让来自前线的报道更加直击人心。
景一鸣(图右) 王雅贤(图左)
我用文字与北京医疗队并肩战斗。——景一鸣
17年前,他目睹母亲奋战一线,与地坛医院同事们一起击退“非典”病魔;17年后,已经成为一名记者的景一鸣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我觉得我应该去,就像当年我母亲一样。”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136名北京市属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集结》,从首篇报道刊发至今,尽管过去了40多天,但出征时的景象,他依然历历在目。“丈夫拥抱着妻子,母亲亲吻着儿子。大家带着家人打点好的行囊,转过身登上飞机,向着疫情的暴风眼进发。有思念,有嘱托,有拥抱,有不舍,但绝没有一丝的犹疑与恐惧。医护人员展现出的勇气令我动容,也坚定了我一路走下去的信念。”
从北京医疗队第一阶段接诊20余位患者,到首批4名重症患者康复出院,再到如今康复出院人数过百……44天里,这一系列数字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努力和汗水。武汉抗疫的日子里,北京医疗队的工作紧张、忙碌,一次次与死神的较量更是惊心动魄。
如果不是在现场,这种惊心动魄、分秒必争的紧张感,是很难体会到的。景一鸣说,在他对北京医疗队的采访中,不止一位医生提到了信心对于对抗病毒、抗击疫情的重要性。而他要做的,就是用文字将发生在隔离病房内外的故事记录下来,让一线的战士、对抗病毒的患者以及他们身后千千万万关注武汉疫情的人看到希望。
正是目睹了北京医疗队每一天的辛苦付出,景一鸣的报道也更加“高产”。目前,他的累计报道总量已近8万字。
在前线紧张战疫之余,景一鸣提笔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表明加入党组织的赤诚之心。经过考察批准,近日,他光荣地成为了抗疫期间北京市首批火线发展的37名党员之一。
得知这一消息,景一鸣激动万分,他说:“我觉得浑身充满干劲,这种兴奋感比多年前第一次拿到记者证时还要强烈。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让党旗飘扬,让党徽闪耀!”
和冠欣
镜头下的逆行者分外美丽。——和冠欣
疫情暴发后,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北京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负责的患者都是重症、危重症确诊患者,所以,在武汉的战疫诊疗中,来自北京的医护人员更加备受关注。
2月21日傍晚,北京城华灯初上。北京医疗队“最美逆行者”的肖像照出现在西单君太百货、崇文新世界、朝阳世贸天阶等繁华商圈的室外大荧幕上。这些肖像正是北京日报社摄影记者和冠欣自武汉发回的。
来到武汉,和冠欣在北京医疗队里有了一个新头衔——“照相师傅”。每天除了拍摄新闻照片,他还要见缝插针地为医护人员拍摄肖像,为康复出院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拍合影留念。
从2月14日接到为医疗队员拍摄肖像的任务,和冠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要给每一名医护人员分别拍摄身穿便装及防护服的肖像,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谁拍过了、谁还没拍、在紧张的诊疗间隙如何约定时间、医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要准确与照片一一对应……这一切都需要和冠欣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他特地整理出了一套医护人员的作息时间表,跟随被拍摄对象辗转于院区和驻地间。
人可以穿戴防护设备,但相机不能。在首次跟随中央指导组专家进入隔离病区采访前,和冠欣特地用保鲜膜、塑料袋把相机包了里三层、外三层,以至于进入病区后因看不清相机屏幕,整个拍摄过程中,有多半时间他都是靠着经验盲拍。
每次从隔离病区采访归来,尽管已经完成消毒,但在乘车返回驻地的路上,和冠欣还是会下意识地与团队保持距离,单独一人坐在大巴车最后的角落里。
见证抗疫一线的真实与感动。——王雅贤
视频是当下网络表达的最流行语言。进入报社3年的王雅贤是报道组中年龄最小的记者,也是唯一的女性。从到武汉的第一天,她制作的《直击武汉Vlog》就正式上线,至今已连续推出74期。每天,记录着北京医疗队点点滴滴的视频都会如约上线,向关注武汉的人们传达着最新讯息。
每天,3名记者都会在“三人武汉行”的微信群里开启“头脑风暴”。“在报道组两位老记者的带领下,我也很快进入状态。除了Vlog,还策划了许多专访、直播,三人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王雅贤说,在武汉的44天里,两位老记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了自己很多的帮助。“跟着景老师我学到了很多采访技巧,比如在对武汉籍医生肖汉的采访中,我发现泪点都是在提问中一点点发酵出来的;还有和老师,他拍全了北京医疗队所有人的照片,每当我做视频需要照片支援抑或是忘记视频中人物姓名时,他总是有求必应。”
除了学习和收获以外,这个进入报社3年的记者“小花”也在用自己丰富的新媒体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位老记者。在她的提议下,平日里主要为新媒体制作提供文字和照片支持的景一鸣与和冠欣,如今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了具有很大潜质的新媒体主播。
“我很庆幸能够来到武汉,作为一名见证者,在‘风暴眼’中与那些白衣战士们对话。”王雅贤说,如果只是隔着屏幕,自己可能永远不会有这种直面生死的感觉。她记得,79岁的曾爷爷是北京医疗队首批接诊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位。经过医疗队34天的精心治疗,老人终于苏醒,并能握住护士的手。“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喜万分,大家都说如果老爷爷能顺利康复,那我们离胜利的那天也就不远了。然而事与愿违,两天后,老人的情况急转直下,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前一天还能和医护人员交流,第二天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这种心情非常复杂。”
在一线采访,医护人员和患者,各种情感交织,让王雅贤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情与脆弱,真实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