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朝阳医院医疗队援汉记:定制歌词 温暖出院患者

2020-04-01 14:25 北京晚报 TF015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10层新冠肺炎病区,每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都会收到两件特别的小礼物——一封朝阳医院医护人员的全体签名手书,和一段为每名康复患者“量身定制”的手写歌词。

“手牵手我的朋友,爱永远在你左右”“岁月静好,生生不息”……签名手书和歌词,连接了北京朝阳医院医疗队员和患者们的心,让武汉残酷的战疫一线,多了一分医患关系的美好与温暖。

查一次房要3个多小时

北京朝阳医院医疗队由5名医生9名护士组成,领队为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医护人员涉及急诊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内科、门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

朝阳医院西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黎明已经56岁,“如果需要被其他队员照顾,我就不会来武汉了!”他和年轻医生一起查房诊治,40个患者查一遍要花3个多小时。平时,他还不吝惜时间和精力指导年轻医生,他独特的“山普”(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平实当中带着一点幽默,是医疗队里最欢迎的声音。

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王峰,是朝阳医院医疗队的副队长。他不仅要在病区诊疗,还负责整个北京医疗队的排班任务,为平衡每支医疗队伍的工作时间及强度,他反复衡量,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治医师冯晓凯被称为“全能型”的大夫。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因为不放心患者的病情,他经常而加班加点,病房中每一位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他都熟记于心。“23床患者要多关注一下,最近的化验结果不太好。”“61床需要多沟通,他有些焦虑。”和他配班的护士都开玩笑说:“冯大夫,护士的活都让您给抢了!”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治医师姜纯国,来自医务工作者的双职工家庭,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面对武汉疫情,他主动请缨上前线;每次大家进入隔离区前穿戴防护用品时,呼吸与危重症科主管护师秦立宁一定会亲自为同伴监督。在发现武汉当地某些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时,她在繁忙之余,会专门为这些非呼吸科的医护人员讲解消毒隔离、院感防控的相关知识。

工作不惜力总是“我能行”

刘小娟是朝阳医院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护士,她是内科科护士长,同时还担任队里前线临时党支部书记。来到武汉后,她主动请缨前往隔离病房。已经54岁的她,在病房工作时完全不惜力,她的口头禅就是“我来”、“我去”、“我能行”。在团队中,她关心队员们的饮食起居,队员们说:小娟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保护着我们!

医疗队护理副队长赵路是一名男护士,胆大心细。在病房里,他想方设法让食欲不佳的患者吃饭喝水,饭太干了,他就用热水泡软;嘴唇裂了,他就小心翼翼地喂水。同为男护士的李秀男是个90后,他的细心与耐心不输任何一位女护士,他经常帮患者解开心结。

医疗队中有一个“QQ组合”,是急诊监护李倩倩和呼吸监护尹茜的名字拼音缩写。两位“QIAN”姑娘,业务过硬,责任心强。她们几次用冷静的判断、娴熟的业务技术赢得了时间,挽留了患者的生命。

来自风湿免疫科的护师王美玉,来武汉之前并未接触过如新冠肺炎这类呼吸道传播疾病及接触传播的疾病,病房更是极少涉及有创通气治疗。尽管有担心,但她没有退缩。她坚定地说:“没关系,不会我可以学。”到武汉后,王美玉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上网查资料,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便会和队里其他队友一起探讨。很快,她就可以熟练操作呼吸机,独立救治患者。

来自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师黄菊梅,有10年重症护理经验。一次,病区中转来一位自带PICC导管的患者,黄菊梅看到她帽子下面没有头发,曾在肿瘤科工作过多年的黄菊梅瞬间就明白了,由此在护理中对这位患者倍加注意。几天的相处下来,原本不太信任她的患者禁不住为她点赞:“北京朝阳医院的护士能力真的强!”

1991年出生的任一,是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在隔离病房内,她是患者们的“开心果”和“暖宝宝”,安慰病人情绪,哄老人开心是一把好手。她照顾的91岁高龄患者出院那天,一个军礼,两行热泪,曾感动了无数人。

14名个性鲜明的医护人员,既有坚毅的战斗精神,又有温暖的关爱之心。这支以朝阳医院骨干力量组成的队伍,发挥了医院在呼吸系统康复方面的特长,创新使用“俯卧位康复”等不同治疗手段;他们细致入微地关注患者,始终秉持医者仁心。

医疗队队长唐之人如此评价自己的团队:团结一致,阳光向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内凝聚力强,对外乐观自信;将救治护理工作做到了极致!

治病救人 传递温暖

在援鄂北京医疗队,唐之人大夫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他是2015年的“北京榜样”,曾是在美旅游期间紧急救助心脏骤停游客的“最美网红医生”。但在武汉,他从不对别人主动提起这些履历,他只是一位留着朴实平头、脸上总带着笑容的普通大夫。

朝阳医院医疗队领队 唐子人

唐子人是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从事急诊医学工作近30年,擅长急危重症抢救,圆满完成过SARS战疫、玉树抗震救灾、奥运会医疗保障。他常说:“医生不光要治疗疾病,还要传递温暖,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有能力的医生。”

在朝阳医疗队负责的10层病区开始收治患者后,唐子人身先士卒,坚持每个班次都到隔离病房内为每位患者查房,急难险重操作他亲自上手。

有一次,为了挽救病区一位无法进食的危重患者,唐子人亲自为患者进行锁骨穿刺治疗。这一操作几乎是和患者零距离接触,暴露风险极高,于是,他将别的医护人员都“赶出”病房,独自冒险。凭借着多年以来手指形成的肌肉记忆,唐子人戴着四层手套,一针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产生。恰当的治疗帮患者降低了呼吸机支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有升无降,而且也能轻易吸出痰液,唐子人的一招儿“锁骨下静脉穿刺”,为稳定患者病情带来了极大帮助。

病房内,唐子人将患者也视为“战友”。疾病的康复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双重努力,他极为擅长调动患者的求生欲和配合度。他仔细询问病人感受,同时为了缓解患者的焦虑,经常和患者谈心。他说:“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心’治疗”。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和冠欣 景一鸣 王雅贤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再披战袍,重新出征!北京协和医学院移动P3检测队紧急驰援吉林

兑现春天约定!国航接最后一批国家援鄂医疗队回京

最后一批北京医疗队航班凯旋,提前26分钟落地!

最后一支援鄂国家队离汉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今日回京

北京市援鄂医疗队总结会上惊喜不断,京报集团送上“号外纪念版”

一个都不能少!北京医院医疗队151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回京

北京医疗队患者“归零”! 他们一天两次落泪

北京友谊医院医疗队援汉记:竭尽全力完成重症救护

北京天坛医院医疗队援汉记:把“天坛标准”带到武汉

武汉病房里相濡以沫爱情,到了花甲之年依然能有句“老婆,我爱你”

北京中医医院医疗队援汉记:中西医结合疗法很关键,古方抗疫立功劳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队援汉记: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一起虚拟游览三里屯……深圳文博会北京云上展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