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应对外籍人士返京,社区防疫人员编译“宝典”

2020-03-09 13:59 北京晚报 TF010

眼下正是抗击疫情吃劲儿的时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与他们顺畅沟通成为重要命题。近日,东城社工们通过各种途径研学英语,纷纷当起了“翻译”,还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动担任防疫“守门人”,用贴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沟通的桥梁。

穿过小经厂胡同,步行两三分钟,安定门街道分司厅社工姚远如约来到了东公街6号。这里住着一对外籍夫妇,最近刚从新西兰回到北京。当天晚上,夫妇二人在街道做了登记。接下来的14天,他们要进行居家观察,期间社工们不仅要每天跟他们沟通身体情况,还要帮其解决生活问题。这就要求社工们不仅要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口语能力。被称为“胡同里的‘翻译’”的姚远此刻当仁不让——她曾在英国留学,具有很不错的英语水平。当天入户之前,她提前和夫妇二人预约了登记时间,并将自家闲置的一支体温计送给了他们。如此贴心的服务,让异国的夫妇二人很感动。临别前,姚远请这对夫妇帮了个忙:“如果您身边有返京的外籍朋友,请麻烦他们与我联系。”姚远说,防疫除了要依靠大数据、点位登记、电话寻访,还要依靠群防群治,外籍人士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夫妇二人连连点头。

然而,并不是每位社工都像姚远一样具备语言优势。建国门街道的80后社工赵晓晴最近开始潜心研学英文翻译,因为她所服务的金宝街北社区有外籍人员返京。虽说进行日常对话尚可,但遇到“每日测量两次体温”、“出门戴口罩、回家消毒杀菌”等专业性的英文,她就有些力不从心。于是,赵晓晴请教了专修对外汉语的表妹,将防控小贴士用软件翻译好后请她帮忙把关,在实际应用中验证后,她把这份英文“防控宝典”分享到了朋友圈,与同事们分享,社工们都直呼这份宝典“又实用又好记,太方便了!”

做起防疫“翻译”的不只中国人。最近,东直门街道东外大街社区海晟名苑小区的值守点位上,多了一位外籍志愿者,那就是来自英国的江浩。江浩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8年,近日,返回小区的外国人日益增多,他们语速较快,英语水平有限的社工们有些力不从心,江浩的出现极大缓解了这一窘境。看到东外大街社区招募外籍志愿者,江浩马上报名参加了。“外籍居民来到小区后,有的不知道怎么办手续,有的想代买东西,多亏了江浩的加入,让我们的值守工作事半功倍。”社区负责人说。

防疫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这些社工、志愿者们提升技能、“见招拆招”,让基层防疫不仅有力,而且充满了和谐与温暖。

东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相关

市公安局出入境专家

“多语种”支援社区

抗疫关键时期,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海淀五道口地区来了8位市公安局出入境专家“援警”,这几位“外语通”们对来自世界各地、在北京学习或工作的外籍人士进行回访,和民警共同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你好,我们是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在隔离期满前请严格遵守居家隔离的承诺,感谢你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配合。”3月4日下午,三名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海淀区展春园小区进行例行回访,门刚一打开,一名女民警就用流利的英语与门内的外国女子展开了对话。这位外籍人士多日前从国外返京,正在小区里居家隔离。

这三名民警,一位是海淀公安分局东升派出所展春园社区的社区民警,另外两位则是支援海淀分局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的民警。东升派出所位于五道口地区,附近的多数社区里,分散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因此,市局出入境管理总队的8名精干警力被安排在此。

“这是来支援咱们的出入境专家,咱们小区里外国人多,有什么不懂的别憋着,抓紧问啊。”在东王庄社区防疫值守岗,社区民警半开玩笑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正有事拿不准呢。”社区工作人员一听,赶忙向专家讨教起来。在社区防疫岗上,专家“援警”们认真配合着社区工作人员,做出“多语种”提示,对出入的中外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瑶

分享到

限期出境!广州一入境外籍男子擅离观察点,拒不配合隔离被罚

北京市外籍确诊病例累计6例 防疫工作对外籍人士一视同仁

面对外籍人士的不守规矩,这瓶“崂山”有点上头,“燕京”“珠江”很痛快

一视同仁、中外一致!在京外籍人士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北京针对外籍人士密集社区出台防控措施,出于这三点考虑

公然殴打香港警察的外籍男子身份曝光!被控袭击罪与袭警罪

猖狂至极!两外籍男子打伤香港警察,1人被抓1人逃跑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