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经历了一个暖冬!今冬降水量创历史之最,气温偏高1.2℃
北京市气象局介绍,在刚刚过去的2019/2020年冬季,北京又经历了一个暖冬,主要天气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多,降水极端性突出,降水量和单日最大降水量均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其中2020年2月尤为明显,在2月13—14日雨雪天气过程中,北京地区有14个国家级气象站刷新了冬季最大日降水量历史记录。
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2℃
2019/2020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1.9℃,比常年同期(-3.1℃)偏高1.2℃。北部和西部山区在-2~-7℃之间,平原地区在-1~0℃之间,大部分观测站比常年同期偏高0.5~2.0℃。
今冬季内,12月份平均气温为-2.8℃,接近常年(-3.0℃);1月份为-3.0℃,比常年(-5.0℃)偏高2.0℃;2月份为0.1℃,较常年(-1.1℃)偏高1.2℃。今冬北京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14.4℃,出现在12月31日。
降水量创下历史之最
今冬不仅暖和,降水量也特别多。2019/2020冬季北京地区降水量为38.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4倍,超过历史同期极值。从空间分布上看,城区及东南部地区相对较多,为40~5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相对较少,为20~3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在30~40毫米之间(图2左)。与常年同期相比,各站均显著偏多,其中,大兴站偏多幅度最大,达到常年同期的5.6倍。
今冬季内,12月份降水量为6.0毫米,比常年偏多2.0倍;1月份为4.2毫米,比常年偏多8成;2月份为27.8毫米,比常年偏多约6倍,超过了历史同期极值。最大降水过程出现在2月13—1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2.2毫米,2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中有14个站的日降水量超过冬季单日降水量的历史极值。
气象条件有利于减少沙尘风险
今年冬季,北京7次全市范围降雪(雨)不仅有效改善了麦田土壤墒情,而且积雪覆盖也对麦苗有防寒保暖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及返青生长;降雨降雪给果树根部土壤补充了充足的水分,积雪也有利于抵御冻害侵袭,气象条件有利于园林绿地作物和果树安全越冬、春季花芽萌发及后期生长。
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有利于减少沙尘天气风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从2月15日14时04分的FY-3D气象卫星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积雪遥感监测图可以看出,北京东部、北部以及西部的部分山区均有较明显的积雪覆盖(图中白色区域)。据测算,北京地区卫星可视积雪覆盖总面积约9863平方公里,积雪覆盖率约为60%,明显大于2019年同期(2019年2月15日14时35分,积雪面积为3235平方公里,积雪覆盖率约为20%)。北京上游的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部等地区也都有大范围的积雪覆盖,对改善北京上游沙尘源区和局地沙尘区的土壤湿度、减少沙尘天气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也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