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在非遗大师“面人张”手下,一个个“抗疫战士”栩栩如生

2020-02-28 14:17 北京晚报 TF019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大家的安全,社区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纷纷上岗执勤,他们坚守在小区门口为返京人员登记、测量体温,为公共区域消毒,监督返京人员自觉隔离……这一幕幕场景被非遗大师张俊显记在心里,方方正正的彩色面团在他手中一搓、一揉、一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抗疫战士”便呈现了出来。

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张俊显备受感动。为此,他以面人的形式创作了《送瘟神》、《尽职尽责》、《把好关》、《忠实守护者》等作品。

年近七旬的张俊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的代表性传承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协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人称“面人张”。从事面人手艺40多年,张俊显将其视为一生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注重传神、色彩考究、造型生动、小中见大。

张俊显的作品注重传神、色彩考究、造型生动,细节之处更显功夫。

疫情发生后, 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许多白衣天使奔赴武汉抗疫,张俊显备受感动。为此,他制作了第一部抗击疫情的面塑作品《送瘟神》,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手拿写着“一扫而光”的扫帚有力地向象征冠状病毒的球状物扫去。张俊显认为,疫情暴发后,许多人难免产生了恐慌。“我想创作一些鼓舞人心的作品,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在致敬医务工作者的同时,也表达对抗疫胜利的信心。”

张俊显用纸笔记录下基层工作者群像以便于回家进行后期创作。

张老与东城区长青园社区临时门岗的基层工作者们交换创作意见。

面塑是用古老的艺术反映现代的生活,需格外注重细节。因此,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社区工作者成了张俊显的创作对象。他居住在东城区长青园小区,利用下楼买菜的机会他给社区工作者们画素描,为的就是尽可能在创作中还原细节。他先后制作了《尽职尽责》、《把好关》、《防隐患》、《严把隔离关》、《忠实守护者》等几部记录社区工作场景的系列作品,至今已完成七部抗击疫情面塑作品。张俊显认为,这些在社区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与驰援武汉的医生一样,都是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竭尽全力的战士。“我觉得我也应该像一个战士,虽不能奔赴前线,但求坚守在后方,用虔诚的艺术作品给大家以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张俊显在家给外孙女讲解2003年抗击SARS期间创作的面人作品《十八罗汉斗悟空》。

喜欢健身的张俊显过去每天都要去家门口的公园遛弯打拳健身,疫情期间响应号召尽量减少外出,减少社区工作者们的工作量,也算是支持抗击疫情做的微薄努力。

为制作抗疫一线医生的护目镜,张俊显多次尝试,用易拉罐剪成的小细条来制作,看起来才逼真。

接下来,张俊显计划创作最终战胜疫情大家一起欢庆的作品。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下一部作品的温馨画面,期待用这样的“场景”,去迎接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关一文 文      刘平 摄

流程编辑:tf019

分享到

“带自己的家人来看看北京”,这两位四川援鄂女护士圆梦了

《在一起》讲述10个抗疫故事,张嘉益所饰角色系张定宇院长原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生死24小时》再现津沽抗疫“保卫战”,凸显中国效率与中国精神

从武汉到哈尔滨到北京再到乌鲁木齐,协和抗疫英雄杜斌终于回家了

太萌了!香港市民手绘漫画肖像送给内地核酸检测先遣队

抗疫先锋徐崇伟:“国家有难时,必须冲得上去!”

抗疫题材剧《在一起》展现凡人壮举,朱亚文、海清分享拍摄时难忘瞬间

留下一份特殊记忆,单元楼门变成“战疫博物馆”

国外学者政要看中国抗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行动迅速”

争吵4天4夜 欧盟峰会谈妥抗疫基金

《最美逆行》北京举行看片会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