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值得全球学习?王辰院士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当地时间2月24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评论文章“春节期间中国人口大流动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文章指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增加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ing)的措施,将“控疫假期”与居家隔离、基层排查等其它措施结合,有效地降低了疾病传染率。
文章认为,对于面临新冠病毒潜在传播的国家,或是在未来应对新型突发传染病疫情时,可考虑借鉴中国的“控疫假期”或“控疫停工停学期”措施。
在2月19日的《新闻1+1》节目中,王辰接受央视记者白岩松采访时即表示,阻断病毒人传人的一个重要措施在于把传播途径切断。中国已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封闭小区、收治和隔离患者等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评论文章指出,此次疫情发展初期正值今年春节,这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量民众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春运期间全国客运量约达30亿人次。
人口的流动给疫情防治带来了很大难度:武汉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但在1月23日“封城”前已有500多万人从武汉离城,其中约三分之一进入了外省。
文章介绍道,中国政府在春节假期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增加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ing)的措施,以减少人群间接触次数、增加人群间距离,这使得春节假期对于阻遏疫情蔓延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这些举措包括鼓励居家,减少群众聚集性活动,取消或推迟大型公共活动,关闭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全部停课,部分政府机构停工,工厂停业等;同时,部分城市公交车、省际客运停运。得益于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信息公开和健康宣传教育,广大民众普遍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出门、不集会、不聚餐,减少了人际间的接触,如必须出门亦会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1月31日春节假期结束后,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担心的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返工潮所带来的人群流动,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疫情蔓延。
此外,春节后人员返程时间距离假期刚过一周,短于新冠病毒的最长潜伏期。这也就意味着,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武汉封城前出城的500万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还处于潜伏期内,而这类潜在感染者在假期结束后的大规模流动,必将对遏制疫情造成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考虑,中国政府延长了春节假期。湖北省延长至3月10日,其他部分省市延至2月9日,以使假期长于病毒最长潜伏期。同时,政府采取措施将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在医院进行隔离。
在感染人数最多的武汉,轻症确诊患者被隔离在由大型建筑(如体育馆或会议展览中心)迅速转型而来的大规模临时医疗场所,即“方舱医院”。
此外,中国政府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排查与管理、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做到对患者的尽早发现与收治;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科普,鼓励公众勤洗手、勤消毒、出门戴口罩。
由于实施了延长假期等诸多举措,许多由湖北省前往其它省份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已处于隔离状态,出现症状后即接受治疗。对去过疫情重灾区的人群进行居家隔离,可能是遏制病毒在其它省份传播与蔓延的有效举措。
文章指出,中国此次采取的延长春节假期以控制疫情的措施可以给出一些启示:
第一,面临新冠病毒潜在传播的国家,或是在未来应对新型突发传染病疫情时,可考虑将“控疫假期”或“控疫停工停学期”作为一种增加社会距离的方法来降低疾病传染率。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工作场所和公共设施。
第二,“控疫假期”时长的确定,应考虑到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例如潜伏期和传播途径。
第三,“控疫假期”的核心是在停工停学期,防止潜伏期无症状感染人群传播疾病。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控疫假期”进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社区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等措施,及时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使各项举措的社会效果达到最大化。
此前也有研究表明,增加社会距离与其它干预措施的结合使用能更为有效地降低疾病传染率,这为疫情防控多措并举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们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将“控疫假期”与其它措施结合使用,对遏制疫情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体现在湖北以外的省份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下降两周多。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自暴发以来引起了民众恐慌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中国强有力且多措并举的应对方式,有效防止了疫情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王辰等人表示。
文章的最后指出,对延长的春节假期期间增加社会距离及疫情防控政策的总体效果,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进行评估。随着人们逐渐复工复产,中国应继续执行部分政策来确保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