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骗子可没闲着,居家隔离时小心这些衍生的“老套路”诈骗
疫情当前,一些骗子又活跃了起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不少骗子闻风而至,以口罩为幌子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交易诈骗。而在口罩骗局之外,一些瞄准民众在家隔离或办公而衍生的“老套路”诈骗,也需引起提防。
转账拉黑,口罩骗局高发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想着微博账号应该靠谱,谁知道一转完账,不久他就消失‘拉黑’我了,微博账号内容也清空了。”2月5日,蒋玉婷看到有人在微博“卖口罩”,交了170元钱后,发现原来是骗局一场。
因为家里急需口罩,前几天晚上,蒋玉婷在微博搜索相关信息,最终加上了一个“卖家”并私信沟通。“对方称仅剩4盒。每盒150元,运费20元,而且要先付款才能发货。”蒋玉婷说,当时“卖家”故意饥饿营销,称再不决定就卖别人了,“结果我心一横,就按照他给的微信收款码,直接扫码转账了。”然而当她转账第三天发现“卖家”迟迟没发货,私信“卖家”时却发现已被拉黑。“我尝试通过那个收款码投诉找到他,结果发现那个码不是他本人的。太气人了,疫情当前还骗人,也不知道去哪里讨一个说法!”
孙刚的遭遇与蒋玉婷类似。孙刚在网上看到有微商声称有口罩等防护物资,可以帮忙带货。然而,当他付款后,至今该微商都没有发货。追问起来,微商称口罩“因为不可抗力被扣了”。“是不是真被扣了,也没法求证,钱估计也要不回来了。”
口罩交易诈骗外,一些假冒伪劣口罩的案件也受到查处。北京、重庆、江苏等地警方均破获了制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仅以北京为例,截至目前,警方已快速破获了6起制售假冒防护口罩案,刑事拘留29人。警方甚至在药店里查扣了一批假冒口罩。
“辅助注册”,警惕网络诈骗
“被封在村里的你,试问下个月还有收入还车贷,房贷,信用卡吗?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也可以赚钱!”日前,小丁就在QQ上碰到一起与网络“刷单”类似的骗局形式,引起了他的警惕。
细看一下,这则故意“刺激人”的网络“兼职”广告,具体工作是帮助注册某聊天软件的账号。广告人员介绍,任务主要以注册账号的任务量计酬,“一个单13元到15元。叫上朋友帮忙的话,一天扫个10单就是一百多元!”小丁称,看到该兼职广告的他会心一笑,已经“免疫”了。“之前在网上刷单、帮打字被骗过,我不敢再试。”小丁说。一名互联网安全专家称,类似广告虽不能完全确定是骗局,但具备一定风险,建议民众不要轻信。
此外记者发现,近期国家相关部门也多次发布疫情期间的反诈提示。以下形式的信息,均应引起注意:在车站以“检查”为名行骗、以推销假药“特效药”行骗、以“代销骗购”手段行骗、以献爱心“公益捐款”手段行骗、以亲属子女患病为名行骗、冒充航空公司、旅行平台客服行骗等。
“利用热点事件或社会话题诈骗,是近年一些骗子的惯用手段。”有互联网安全专家提醒,民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理。比如,收到任何退改签信息、亲属感染信息,一定要与官方平台和亲属联系求证;凡被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一律不信不给。
专家建议:别过度恐慌,骗子就没出路
“疫情发生后,社会各方都很努力。但确实由于种种原因,也有民众存在不小的不安和恐慌心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无论是各种版本的谣言,还是网络上的一些诈骗形式,除了民众认知层面的原因外,也利用了大家的恐慌情绪。
朱巍认为,需看到背后的多种现实原因。以“抢”口罩和谣言为例,首先就是短期内,大家对防护物资和相关防疫信息的需求瞬间增大。第二个原因,是微商推销、自媒体不靠谱信息等因素的刺激。第三,他认为当前很多信息已趋于饱和。信息过度“轰炸”之下,反倒让大家更加恐慌。“包括自媒体的渲染,信息源太多,谣言也多。”此外他特别提醒,有些谣言和信息,也来自于一些境外分裂势力的干预怂恿。“物资短缺和谣言,借着社会的恐慌和疫情情势而迅速发酵……”
“未来一段时间,相关风险可能还有。为了更好地战‘疫’,大家需做好调整和应对。”朱巍说。个体层面,无需过度恐慌。“有些人一次戴好几个口罩、绝对不能出门等,这过分紧张了。”他认为,过度恐慌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混乱,有时不比疫情本身小。除了个体之外,政府和企业方面的安排也需科学合理。“并非所有工作都需要马上复工。遵守国家规定,不单纯是避免传染风险,同时也是节省物资和社会成本。”此外,买东西尽量别找微商,包括质量、发货时间、售后等都难以较好保证。
朱巍建议,疫情当前,政府部门要继续强化监督管理、科学引导,相关平台也要做好谣言和诈骗等违法乱象的治理。“因为平台掌握信息的发布、推送、算法推荐等。政府需做好权威消息源的工作,及时发布和及时辟谣。剩下的,就是互联网平台的责任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
流程编辑: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