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疫情心理支持热线日均解答“200题”,8成来电者为普通民众

2020-02-05 13:27 北京晚报 TF010

“看到疫情的消息就焦虑,不敢出门怎么办?”“想到可能得病就睡不着,每天失眠太难受!”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通的心理支持热线,如今已运行十天。心理热线能做些什么?求助者的关切点又在何处?

“云”热线

三百人团队线上待命

“不到十天时间,我们累计服务人次已近两千。”大年初三热线一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团队的工作人员就忙个不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介绍,截至2月4日,热线已累计服务1919人次,其中,来电者绝大多数都是关心疫情,但并未受到直接影响的普通民众。

“从目前看,来电者有八成为普通民众,两成为医护人员和感染者等相关人员。”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师范大学也曾组织过心理支持热线,虽然疫情直接影响的人群只占极少数,但身在疫情之中的人们,其心理难免受到波及。乔志宏介绍,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情绪问题则会进一步影响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也有部分人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如肚子疼、浑身不舒服等。“热线咨询每次30到50分钟,希望可以起到一个支持作用,让来电者能够放松心情,稳定情绪。也会教大家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

心理支持热线团队目前约有三百人,主要以校内师生、校友等拥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人员为主,乔志宏介绍,目前团队分为四个小组——电话咨询组、网络咨询组、科普组和督导组。与传统意义上的“热线”不同,心理支持热线并没有集中办公地,结合目前的疫情,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提供技术支撑,为热线搭建了通信平台,能把求助者的电话直接分配到团队人员的手机,可保障150部热线在不同时段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小建议

没事儿少“刷”疫情信息

“我们的这些情绪问题,源于对生活失去控制的无力感。”网络之上,“流年不利”的情绪甚嚣尘上,如何在“自我隔离”的生活中找点乐子,不被负能量所困扰,乔志宏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我们接到热线求助时,首先要让对方接纳自己的现状,理解‘慌’也是正常的。”疫情之下,适当的“回避行为”——例如减少出门的次数,并不一定是坏事,只不过在“慌”背后,如何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更重要。

“虽然提倡少出门,但请大家尽量维持原有的生活作息,一日三餐、工作锻炼,在屋里也要保持‘常态’。”乔志宏建议,“宅”在家中,可以通过通信手段尽量保持与人的沟通,因为交流是情绪释放的手段,“没事儿不要老拿着手机看这些疫情信息。”

如果总是陷在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您还可以选择“主动出击”,做一些重拾“控制感”的行为。例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其他人,甚至是参与到疫情防控的知识宣传工作中。“通过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恢复对生活的控制感,从而减少情绪问题带来的影响。”

乔志宏介绍,目前心理支持热线于每天6时至24时开通,热线电话号码为“4001888976”。热线主要针对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急需情绪缓解的人群,如没有迫切需求,但希望得到简单的心理辅导,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求助于网络辅导服务。“希望有需求的市民记住我们的热线号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吴楠

分享到

政协委员呼吁建立全市“心理呼叫中心” 一条街道热线一年上万人次拨打

北京有条预防自杀热线 心理援助热线:“话”疗打开心结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