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2019年有这些不可辜负的好书,你读过几本?

2020-01-17 02:42 北京晚报 TF010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许多事情终将留在2019与我们告别,而过去一年中那些好书,在时间流逝的映衬下,反倒更加醒目,静候我们开卷,常读常新。

作者:丁杨


每年的年度好书盘点总是令人难以取舍,任何一个书单都是见仁见智的结果且数量有限,推荐人所能尽力的是,只要在书单上的书就值得关注,“肯定有遗憾,决不选烂书”。例如2019年的新浪好书秉承“高品质、大众化”的标准推荐年度20本,其中一些原创好书值得重点说说。

首先要提到阿来的《云中记》,这是一部人文内涵、话题性、叙事方式等方面都相当突出的作品,也再次印证了阿来这些年在创作上所呈现的一贯高水准。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多年,带给震区乃至国人的震撼至今尚存,相关题材作品并不鲜见,难得的是阿来选取独特视角,以虚实结合手法讲述了这个伤感、悲悯与诗意并存的故事。

袁凌一直是一位心怀社会责任感、关注底层生存状态的写作者,在其新作《寂静的孩子》中,将笔触聚焦到中国儿童身上,四年时间的调查走访,在书中真实呈现了城乡儿童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他以这样一部非虚构佳作为“寂静”的孩子发声,或可引发全社会对此的反思。

李修文的《致江东父老》写的是形形色色普通人的故事,意在为芸芸众生“立传”,这些篇什中可见作者文字的讲究与老到,将见闻融入到文学中,与《寂静的孩子》有异曲同工的现实意义与动人力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关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天问”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无可逃避,在2019年问世的又一部非虚构佳作《归去来兮》中,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三线建设者的讲述不乏对身份认同的困惑,他们的经历在今天读来愈发显得充满理想主义与悲情意味,作者对这些讲述的整合与梳理不只将共和国的一段往事定格在纸上,也让这些主人公的人生剪影更加清晰。

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历史文化胜迹,敦煌莫高窟所延伸出来的话题与书籍一直不少,而《我心归处是敦煌》这部口述传记因传主樊锦诗的特殊身份与传奇经历尤为醒目——出身优越的南方女子、北京大学高材生、扎根西北半个多世纪的“敦煌守护者”,这些标签化的身份能够勾勒出樊锦诗大体上的人生脉络,却无法详细、丰满、感性地描摹她的经历,而这部传记做到了这一点,执笔者与樊锦诗有深度交流,令其敞开心扉,深入讲述,带给读者满满的钦佩与感动。

过去的一年中另一部值得一读的传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博士钱锁桥的《林语堂传》,这位对民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林语堂研究极有心得的作者在坊间已有的众多林语堂传记之外难能可贵地写出新意,不局限于生平罗列,而是沿着传主成长轨迹、思想脉络深入林语堂的精神世界,立体呈现作家林语堂的批评家、哲学家等多重身份。

亲历其中,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说实在是一种“赢在起跑线上”的优势,《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的作者张克澄因父母身份,从小生长在清华园,家中往来皆是季羡林、华罗庚、蒋南翔、钱学森这样不同领域的大师,耳濡目染留下的记忆既传神又感性,这些追忆文字是出于对前辈的纪念,却也是一代学人风范的缩影。《二条十年(1955—1964)》作者赵珩在这本书中的童年记忆里,写到他的家世,出入“二条”往来无白丁的各色人物,也记录了保姆、司机等普通劳动者,那是另一重活色生香、文艺杂糅的天地,与清华园中的学术氛围相映成趣。

好的科普读物,科学知识的准确当然重要,但文字本身的魅力同样不能小觑,顾名思义,《与虫在野》是一本写“虫子”的书,但又有别于常规的博物读物,作者半夏的侧重并不在于事无巨细地介绍昆虫知识,而是从她与昆虫打交道出发,以旁观者视角图文并茂地反映这些微小生命的自然状态以及带给作者的触动。

那么多事情都随辞旧迎新的惯性离我们远去,读书这么好的事却足以打败时间,值得不被辜负。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阿来的《云中记》问世,源于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全城致哀的嘶鸣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