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告别“从前慢”,“坐骑”换成电动车,北京胡同邮递员与以往不同了

2020-01-09 08:13 京呈微信公众号 TF015

1月6日清晨,一夜大雪过后,北京满城银装素裹,美不胜收。然而东四邮局的投递员刘花英却没时间欣赏这美景,早上天还没大亮,她和爱人于光扒拉了几口早饭,带上午饭的餐盒匆匆出门了。

刘花英推着电动车走出电梯

骑电动车赶往投递部的路上,刘花英心里一直担忧,雪后的路况会影响了投递速度,街坊们可能要久等了。

为居民送报纸

刘花英今年43岁,河北河间人,2008年入职东四邮局的东四投递部。刘花英的爱人于光是北京人,比她早几年入行,是东四邮局北新桥投递部的一名投递员。他们的工作,以前叫“邮递员”,时代变了,现在改称为“投递员”。

同属一个邮局两个投递部的夫妻二人,偶尔在街头擦肩而过,挥手打个招呼便各自忙碌了

七点半是上班时间,刘花英七点刚过就到岗了,特殊天气,她要提前做好投递准备。上万份邮件、报刊,和堆积如小山的包裹等待着她和同事们。“我刚来邮局工作的时候,投递的基本都是报刊和信件,现在不一样了,快递包裹比信多得多!”刘花英说。

刘花英和同事们在分拣包裹和邮件

这种情况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以往的邮递员,一辆自行车轻松走四方;如今,投递员们的“坐骑”由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前前后后挂的大布兜都塞得满满当当,大大小小的快递盒子在后座和脚踏板上堆得高高的。

刘花英在打包装车

九点多钟,邮件分拣完毕,十几位投递员从投递部出发,像是分飞的燕子奔向各自的“领地”。刘花英负责的区域是东四头条、二条、三条、朝内大街部分和周边一些小胡同。雪后路滑,车上包裹又多,她小心翼翼放慢速度,按平日里熟悉的路线开始了投递。

在雪后的胡同里小心翼翼骑行

对刘花英来说,电动车承载的都是“沉甸甸的幸福”。她17岁来北京,从一个小保姆干起,做过保洁,当过服务员,体验过很多职业的酸甜苦辣。“年轻时我就特别羡慕那些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轻盈潇洒,给人们送信。觉得他们被人需要,工作有成就感。”刘花英说。最终她也找到了这份喜爱的工作。

刘花英对“邮递员”的职业有着浪漫的想象

问起她多年来工作的最大感受,刘花英说:“工作环境好多了!以前的胡同狭窄杂乱,到处违建,走路骑车都不方便。现在多整洁,花花草草也多了,街坊邻居心里也敞亮。”

骑车穿行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北京城

这么多年打交道,街坊邻居都成了刘花英最熟悉的人。三条胡同的李大爷正在遛弯儿,她一边儿招呼着,一边儿把当天的《北京日报》递了过去;社科院家属楼的樊奶奶,七十多了腿脚不便,刘花英站在楼下喊一声“您的报纸到了”,然后上楼投进报箱里,都不用奶奶出门……这些工作刘花英都轻车熟路。

老“朋友”为工作中的刘花英送上一杯热水

据东四投递部副主任蔡祥乾介绍:“部门有25个投递员,只有两位女同志,刘花英跟男同志干一样的活,业务熟练,勤恳负责,业绩也是名列前茅。”刘花英负责的区域,多年来从未有过投诉。她拿过多次“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的荣誉,2017年还被公司评为“最美投递员”,这让她高兴了好多天。

早晨分拣报纸

东四邮局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地方,作为北京内城最早的10个邮政支局之一,它始建于190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四邮局率先改变服务方式,走出柜台为顾客服务,全国掀起了向其学习的热潮。过去70年里,这里先后获得部市级以上荣誉85项,劳模级典型人物16位,其中全国劳模两位。刘花英的心里也怀揣着这些光荣历史。

上世纪60年代的东四邮局邮递员

这个雪后的冬日,上午两批邮件,上千份报刊信件,一百多个包裹,刘花英在雪地里来来回回跑了四趟,终于投递完毕。

雪地里奔波的刘花英

天冷路滑邮件多,为了节省时间,她中午只花了五分钟就解决了午饭。但她一整天都没有抱怨一句。

刘花英在单位的职工休息室吃午饭

从以前慢悠悠的邮递员,到现在每天风驰电掣的投递员,刘花英的职业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如同这座她生活了快三十年的城市。她仍旧在这里找寻着职业的责任感,和特别的温情。

在小区里投递邮件

现在的她,每天要投递上千份报纸,上百个快递包裹,这样的状态她已经持续了多年,记者问她为什么如此坚持,她拍拍身上的灰尘说:“我是个普通的劳动者,这就是我的工作。”

完成了一波投递之后,刘花英用红肿的双手整理快递底单。

让我们向这些可爱的劳动者致敬!

来源:京呈 记者:和冠欣

编辑:和冠欣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国家卫健委:“脱卡就医”是趋势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北京疾控:体育馆游泳馆要限制有大规模人员参加的聚集活动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