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科技

生命人造 “死”而复生? 2020哪些“黑科技”可能吸睛

2020-01-03 11:30 北京晚报 TF017

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启之年。新技术、新突破催生新应用、新体验,今年有望助推更多“科幻场景”走进现实,但一些“黑科技”的新进展或将引发新争议。

“达芬奇”的手术车机械臂正在给玫瑰花“做手术” 资料图 摄:王雅贤

机器近人 “脑控”成真

机器人越来越像人,这一趋势估计今年还会继续吸引眼球。比如,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启用可引导观众、搬运物品的机器人,形似背包的可穿戴外骨骼可以有效帮助搬运人员减负。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背后除了经海量数据“培训”的人工智能,也离不开新一代通信技术。2019年是“5G商用元年”,2020年则是“5G起飞之年”。更多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已表示将提供或扩大5G服务,5G手机预计也将有更多选择。5G与教育、医疗、制造业、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将会拓展新奇的应用场景。

大数据时代,人类对算力的追求永无止境。美国谷歌公司去年宣称成功演示“量子霸权”,其量子系统仅用约200秒就完成当前全球顶尖超级计算机约1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不过,这一说法遭到部分业内专家质疑。随着各方研究持续推进,没有争议的“量子霸权”今年能否实现值得关注。

2020年,区块链技术应用也将日益广泛、成熟。多国政府和企业已借助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版权保护、商品溯源等领域开展实践。

看点还有让大脑直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的“意念控制”技术。2019年,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声称,已实现让猴子通过大脑来控制计算机,希望2020年年底能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大脑与互联网直接相连的“脑联网”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激发科学界新的思考。

生命人造 “死”而复生

生命科学和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当前科学家正试图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移植等手段,让其他动物长出人类器官,解决供移植用的人类器官短缺问题。日本去年率先修改法规,允许将“人兽混合胚胎”移植到实验动物体内并让其产出幼崽。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随后获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实验鼠体内培育人类胰脏。不过,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在实验室培养结构和功能类似真实器官的“类器官”会更安全有效。

全部人工合成的生命研究有望取得新进展。按计划,“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将于今年完成,这将是人类首次尝试改造并合成真核生物,旨在重新设计并合成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该项目由美、中、英、法等多国研究机构参与,希望更透彻了解机体的生物学机制、环境适应性及进化等,从而更好解决健康、能源和环境等问题。

生命能按下“暂停键”吗?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借助“紧急保存和复苏”技术,2019年首次让一名重伤患者进入“假死状态”,并在完成急救手术后使其复苏。相关试验还将继续,预计2020年年底能公布完整试验结果。

2020年,新药物、新疗法的进展同样值得关注。一种在南非开展、名为HVTN 702的艾滋病疫苗有效性临床试验结果将于今年公布。

太空可游 火星大“火”

2020年是航天大年,其中火星最“火”。多国将有探测器前往这颗红色星球。其中,中国计划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希望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美国新一代火星车“火星2020”、欧洲“罗萨琳德·富兰克林”火星车以及阿联酋“希望”号无人探测器也计划今年启程飞赴火星。这些探测器上“黑科技”不少。

月球、太阳、小行星等天体同样是各国竞相探索的目标。中国将实施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欧洲将发射太阳轨道探测器,近距离研究太阳和太阳圈内层;专注日冕观测的印度“阿迪蒂亚-L1”太阳探测器也计划今年发射;美国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奥西里斯-REx”定于8月首次尝试对小行星贝努进行“一触即走”式采样;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则将把采集到的小行星样本送回地球。

近地轨道上,美国计划利用载人版“龙”飞船和“星际客机”把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中国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也计划于年内开建。私人游客到国际空间站“打卡”今年则有望更近一步。美国航天局曾表示,将允许私人游客乘坐美国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最早2020年成行,不过往返票价接近6000万美元,还不包括食宿等费用。

2020年的太空并非都是好消息,太空军事化阴影让人忧虑。美国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太空认定为“作战领域”,批准设立美国第六大军种——太空军。美国此举,被认为有可能引发太空军备竞赛,损害国际安全。但也应该看到,在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乃大势所趋。

链接

这些预言至今没有实现

人类将不再追求口腹之欲

知名未来学家雷伊·库茨韦尔在2004年出版的书中预测:2020年以前,人类将不再追求口腹之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消化道和血液,精确测算出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人类因而无需再摄入“多余”食物。今天,维生素片依然不能代替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不过,素食主义正在全球、尤其欧美地区盛行,倒是多少应和了《纽约时报》1913年所刊发文章中援引的美国肉类包装协会“危言”,即21世纪的美国人会放弃吃肉,“以稻米与蔬菜为生”。

人工智能产品完全替代人工

美国埃隆大学200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援引“未来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预言,称“到2020年,机器人和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将几乎完全替代人工”。英国学者伊恩·皮尔逊2005年告诉英国《观察家报》,他认为2020年以前“有可能”设计出“比人类聪明、有意识、有情绪的计算机”。他皮尔逊近期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坦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头几年进步神速,让他有了乐观预测,随后“经济衰退有点阻碍发展,进程比我们当初预期迟滞了大约35%到40%”。

“猩猩”代替家政服务人员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1964年邀请全球82名不同领域专家“预测未来”。其中一个预测是,2020年“猩猩”之类家养动物代替家政服务人员。同时代的科学家并不觉得这一预测荒唐。三年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伦·西博格在美国发表演讲时说:“21世纪,家里没有扫地机器人的家庭可能会有个会干清洁和园艺活的住家类人猿。类人猿如果训练得当,还能当家庭司机,可能减少机动车事故的发生率。”

来源:北京晚报 据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日本研发出抗菌纤维,淀粉和糖等为原料,人体活动产生电能抗菌

日本初创企业黑科技亮相,智能背带帮主人了解宠物狗情绪

家庭栽培装置仓是什么黑科技?在家就可种蘑菇

北京一中学生研究电子“督学”,课上“读”脑提高课堂效率

2018双创周北京会场活动将开幕 600余项黑科技亮相中关村

家用花盆也有黑科技 这些花盆会发光长大还能自己移动

北京亦庄凉水河公园智能又环保:座椅能充电 路灯会报警

北工大科技节“黑科技”亮相 贴心背心实现“远程健康监护”

手机“黑科技”:“双轨潜望结构”要终结“刘海屏”?

杭州将改造公厕100座 人脸识别厕纸机等黑科技来袭

刷爆美国消费电子展 中国秀了哪些“黑科技”?

“天问”“嫦娥”新帮手: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正式启用

全国首批!延庆挂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蓝牙解锁车门……进博会勾勒智慧生活新图景

“天问一号”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已在轨飞行98天

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发布,亮出史上最强手机,对决新iPhone12

讯飞输入法10周年:A.I.赋能重新定义输入 日语音交互次数超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