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从西方视角看明朝的援朝抗倭 书中陌生细节遭明史爱好者吐槽

2019-12-20 00:47 北京晚报 TF011

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的余波震荡到朝鲜半岛,引出了一场中国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正面较量,这场被称为“抗美援朝”的战争,并非是我们第一次帮助朝鲜抗击外来侵略。在历史上,在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就曾作为援助者帮助过当时的朝鲜王朝,抗击日寇的侵略。在明朝,当时的史书称之为“朝鲜之役”。它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一起,合称“万历三大征”;在日本称这场战争为“文禄庆长之役”。对于朝鲜王朝来说,这个国家蒙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和损失。朝鲜人则将其称为“壬辰倭乱”;在西方世界,通常将这场战争称为“壬辰战争”。

《壬辰战争》(加)塞缪尔·霍利 著 方宇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夏安


这本由学者塞缪尔·霍利所撰写的《壬辰战争》,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在西方视野下的东亚大战。面对着来自中日韩三方不同的资料,显然西方学者并没有具备良好的史料阅读能力,主要以韩国方面的资料为主,忽略了中方及日方的史料。再加上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因此出现了一些主观上的偏颇。比如认为明军的参战并不是朝鲜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因有李舜臣的存在,以及朝鲜人民的拼死抵抗,朝鲜的胜利是必然的,明军的到来也只是加速了这件事的发生等,这样一些观点的确有违历史真相,让我们这些中国读者看着并不舒服。但同时作者以韩方资料为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史书上难以见到的历史细节。朝鲜人在这场战争中所做出的努力似乎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日本出兵入侵朝鲜

如果你和一个日本人聊他们的古代史,日本的战国时代一定是你们聊天的焦点。在13世纪,日本以应仁之乱为起点进入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在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残酷征伐后,日本由当时最有实力的领主——织田信长的继承人丰臣秀吉所统一。在日本大局初定之时,丰臣秀吉就将目标投向了海外,入唐(中国)便成为了他下一目标,而朝鲜则作为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夹在其中。在书中作者也对丰臣秀吉为何要入唐,做了简单的分析。秀吉虽然有占领中国的壮志,但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他在国内政治上的考量。

在日本还在混战时,秀吉使用了各种方法,让这个国家一统。面对着招降纳叛而来的新臣下,以及奋勇建功的老臣们,日本匮乏的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秀吉对他们许下的诺言。此时,天下一统,有权有势的臣下们,一旦感觉到自己被欺骗,可能又会引起新的战端。因此秀吉把目标放到了海外的土地上,既能让那些无所事事的领主们在征战中消耗自身的实力,又能通过新的征伐满足属下们膨胀的欲望。一举多得的局面,让以油滑著称的秀吉坚定地发动了这场朝鲜战争。丰臣秀吉集结了近十六万军队,分为九个军团,突袭朝鲜。仅用了一月多的时间,就占领了朝鲜汉城、开城、平壤等主要城市,朝鲜八道全部沦陷。

朝鲜这边在日本入侵之前,朝廷内是典型的君弱臣强,在作者找到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对于日本有意侵朝的动向,实际朝鲜朝廷早有情报,但大臣们忙于党争,这事在争论中久久不休。无论如何争论,就是没有切实的防卫举措,并不把日本当回事。久不经战事的朝鲜,在天然的地理位置中,兵力基本上都在北部防卫女真人的侵扰,而南边几乎不设防。军备松弛,士兵甚至连日常的操练都难以组织起人;科技落后,日本在连年的征战中,已经有了成熟的火绳枪部队,火器已经成为日本军队的标配,而朝鲜还在使用传统的弓箭,并疏于骑射。日本无论从科技还是军队素质上都领先于朝鲜,迅速侵吞朝鲜的领土。

朝鲜国王宣祖仓皇出逃,一路跑到了鸭绿江边,而朝鲜大臣们,到此时才终于停止了党争,停止了派系斗争,开始调兵遣将组织反击,提拔早年被弃用的将领李舜臣重掌海军截击日军的海上增援。而各地也从突然降临的厄运中缓了过来,地方官员与民众,开始组织各种敌前、敌后力量反抗日军。从反应来看就好像从未得到过日本即将要侵略的消息一样,如此足见朝堂的混乱。

明军成正面作战力量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明朝的救援就成为了朝鲜朝廷内外唯一的念想,每天几道文书急求万历皇帝出兵相救。但万历皇帝获悉日军侵朝的消息后,并没有立马出兵,虽然决定了要帮助朝鲜,但苦于国内无兵可调,大部分明朝精锐都在宁夏平定哱拜之乱,当时戚继光已去世,能够堪当大任的也只有还在宁夏指挥的李如松。于是万历皇帝用外交手段,让沈惟敬假装和谈以拖延时间。

宁夏乱局平定之后,李如松率大军转赴朝鲜,整体战略布局,带领中朝联军反攻收复失地。第一战明军就以强大的火力优势收复了平壤,之后连续征战,在碧蹄馆之战受挫后,减缓了进攻的步伐,转向对日后持久战的攻击。袭击了日军的粮仓,结合着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海军封锁了日军的粮道。由战争转向了和谈,之后和谈破裂,日本发动第二次侵略。

明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因为明军的参战,让日本国内的政局对这场战争引发了质疑。但在本书中对于明军及正面战场的描写非常之少,讽刺的言语倒是不少。在李如松入朝后,作者立马发问:“更加普遍的疑问在于,明军真的是拯救朝鲜的灵丹妙药吗?抑或它只是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不得不背负的另一份重担?”

 

18世纪朝鲜画家所绘东莱城陷落的场景

陌生细节遭明史爱好者吐槽

鼎力相助的明朝军队,为何在作者的眼中是这样一副样貌?我们或许能在作者书中引用的一些韩国史料中找到端倪。通过韩国方面的资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之前陌生的细节。比如自己本国的烽燧系统年久失修,日军入侵的消息直到四天后才传至汉城。因兵防制度的不灵活,周边的将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釜山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朝鲜朝内的文人政客,在如此危机之下依旧不放弃眼前的党争利益,待日军打进城后,他们倒是早做好了携家北逃的准备,哭天抹泪地离开了汉城。

不光觉得本国正规军没用,甚至对于明朝的援军,在这本书中也表达了诸多不满。比如明朝官员的虚伪贪功,不切实际的谎报军情;明朝在入朝曾要求朝鲜提供补给,但战争已经撕碎了朝鲜半岛,人民都已经没粮食吃了,哪还有剩余上交军队。但明朝军队,那些骄兵悍将,认为自己来帮朝鲜打仗连饭都不能吃饱,怨言的肆意,让明朝军队的军纪非常差。

在领导权方面,朝鲜和明朝军队,也有分歧。朝鲜急于收复失地将日本赶回去,以至于对明军的谨慎用兵意见颇多。比如收复平壤之战,在明军火器的狂轰滥炸之下,平壤城已经被打开了缺口,而在几波进攻后,李如松并没有围歼日军,而是三面围城一面留口,让日军从此口逃出,路上再派出辽东铁骑追杀。这并不围歼敌人的做法,遭到了朝鲜方面的责难,但当时无法表达,如今在这部书中作者将隐藏在史料中的负面情绪表达了出来。其实明军不把城围死的想法很简单,明军只是来帮助朝鲜收复失地的,远途补给长,自己的兵力又有限。在几次进攻发现,日军已经成为困兽,已经急了眼,与其逼他们鱼死网破,不如给他们留条活路,让他们丧失战斗的意愿。好迅速拿下这座城池,但这是当时怀着民族仇恨的朝鲜人民所不能理解的,只是简单地把其理解成畏战。在书中此类苛责明军征讨不力的段落还有很多,甚至直接讽刺明军胆小畏战,比如遭受碧蹄馆之战失利的明军统帅李如松,立马减缓了进军的速度,由奔放转为保守,作者则直接站在了朝鲜方面指责他的胆小,而不去了解这位援朝联军总统帅在这一战中发现的异端和战略方面的考虑。

此书出版后,也引起了明史爱好者们的疯狂吐槽。比如在书中作者提到李如松的上司经略宋应昌上报给朝廷的杀敌数是16047人,为此在作者眼里中国人谎报功绩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然而在网友的扒皮中发现,根据当时的经略宋应昌所著的《经略复国要编·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中的真实记载,他上报的杀敌数是1647人,记载十分详细,包括缴获的马匹、器械、哪场战斗斩首多少颗头都有详细的记录。而本书作者却将1647误抄成了16047,由此引出了一大段对明军虚伪贪功和中国自大的猜测,可见作者一方面对于历史资料的把握并不严谨,甚至有些荒谬。另一方面,在作者的思想中,有些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反映了一些思想深处的问题。

虽然本书在立场上有着诸多的问题,但历史毕竟是历史,明朝的确是帮助朝鲜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这在当时的几个世纪里朝鲜人都非常感激明朝的相助之恩。在明朝灭亡时,消息传到朝鲜,朝野震惊,举国默哀。虽然朝鲜人因清朝武力的强大而臣服于它,但心中对明王朝始终念念不忘,“反清复明”总是被人提起。背地里称清朝皇帝为“胡皇”,清朝特使为“虏使”,私下里依旧沿用明朝“崇祯”的年号200多年。在1865年,一名朝鲜学者写道:“我们的神宗皇帝为了赶走邪恶的侵略者,召集帝国军队,耗尽帝国的资源,收复我国三千里江山。皇帝陛下不吝惜一草一发……自那时起,人们从未忘记要偿还这笔债……即使沧海变桑田,这项义务也永远不会被忘记。”

如果读者是想看故事,了解描述整场战争的过程,这部书的阅读体验还是很流畅的。但必须得强调这并不是一本客观的历史类研究书籍。看似严谨的引用的资料,实则在书写出来后,更像是一部精彩的小说,或是一场喧闹的桥下评书。在西方世界,关注这场战争的研究学者并不多,至今为止也只有5部著作,而且问题也非常多。然而作为仅有的几部著作,可以说是左右了西方世界对于这场战争的认知。当我们为此书中的情感倾向和事实的扭曲而痛心之时。倒不如将一些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日韩三方的史实定论推荐给西方的读者。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