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天津演艺市场起飞期撞上北京外溢期!东城故事进哏都,京津联手有好戏

2019-12-17 11:14 北京晚报 TF021

局气、靠谱、有面儿是北京人的三种精神境界。今天,天津光华剧院大剧场上演的话剧《最美的时光》讲的就是一个关乎这三种境界的北京故事:中年失意的儿子,在名为靠谱的超市当一个靠谱的搬运工。晚年失忆的父亲,在不靠谱的年代做着不靠谱的买卖。当父亲寻找儿子,当儿子偶遇父亲时,老子不认小子,小子反着老子。儿子没了谱儿,父亲没了面儿。虽然不是周末、虽然没有赠票,但是剧院内还是来了不少观众。短短50天内,“戏剧东城”已落地天津演出5台10场原创剧目。这也是“戏剧东城”首次大规模走出北京。这次跨域合作,也让天津演艺市场的“起飞期”撞上了北京民营原创戏剧的“外溢期”。

《男保姆》关注空巢老人的故事。

“哏都”一年5000剧目 话剧仅占6%

天津被称为“哏都”,演出市场繁荣,尤其是戏曲、曲艺演出发达。不过,若论依托于现代化大剧场的演艺市场起飞,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儿。

“2015年之前,全年天津大剧场内的商业演出也就500多场。”天津北方对外演艺交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郭鸿斌介绍,2015年,天津演艺网开通运营,整合天津演艺资源、搭建统一市场平台、推出惠民演出票机制;到了2017年,天津又成立了我国首个文化惠民演出联盟,整合58家演艺机构共同拓展天津演艺市场。于是,到了2018年,天津全年演出已经突破5000场,达到5223场。全市20多个剧场已进入满负荷状态,年使用率超过200场,远高于全国平均剧场使用率。

今年截至11月底,天津全年大剧场内的演出已达到4994场。不过,曲艺杂技演出占据半壁江山还多,而面向成人的话剧演出仅占6%。

莫非话剧在天津没有市场?其实不然。“天津的话剧传统其实非常悠久,甚至天津人艺的历史比北京人艺还要早一年。”郭鸿斌说,近几年,天津的民营话剧机构也有了不少变化。“近5年来,民营戏剧团体增加到了10多家,已经涌现出北纬零度、津新盛亿等一些品牌戏剧机构。”郭鸿斌说,像津新盛亿常年固定演员就有13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不过总体来说,天津本地戏剧制作机构有限、年剧目生产数量有限、供给过少,是天津话剧市场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引入外地话剧资源,是扩大市场的必然选择。就在这个时候,北京的“戏剧东城”经历逾10年发展,形成了成熟的原创剧目创作扶持机制,正欲将这些创作成果输出京外,进入“外溢期”。

持续支持原创 累积50部“东城故事”

“戏剧东城”是北京市东城区的文化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文化品牌。其核心理念,是将戏剧作为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区域戏剧发展政策环境、梯度化布局剧场空间、推出多种戏剧品牌活动等方式,形成戏剧集聚效应,在全国形成独特的文化地位与品牌优势。在“戏剧东城”的大盘子中,支持原创,是重中之重。近10年来,东城区先后通过直接补贴演出、对优质剧本重点奖励、市场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开展原创、引入名人工作坊等方式,共支持了150多部原创剧目。而伴随着潜移默化的创作引导,不知不觉,“戏剧东城”已经累积了《南锣鼓巷7号》《隆福寺》《炒肝》《胡同深处》《将军里》等约50部原创“东城故事”,其中有9部剧目入选北京市或全国的各类优秀剧目展演。

到了2019年对原创戏剧的扶持,又进入到一种类似导师带研究生的创作机制。年初征集到的22部“东城故事”原创剧目剧本,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导演郭蔡雪把关答辩、复审等环节,筛选出7部原创剧目进行细致的创作指导。最终,助其在8月登上舞台。

“由于这些剧目都是成长期的创作团队推出的,他们没有品牌,没有名气,直接开始商演是不现实的。剧目创作出来后,通常是在政府扶持下,登台北京的剧场演出,主要惠及东城区的居民。”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但伴随着原创剧目积累的越来越多,创作质量越来越好,助他们走出北京,真正走入全国市场,成了多方的共同心愿。

没有明星但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2018年底,京津两地演艺“大咖”在一次行业会议中聊到各自的需求,一拍即合。2019年“戏剧东城”支持的7部原创剧目中,筛选出5部走出北京演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决定为这些原创剧目免费提供剧场,东城区文旅局则决定为原创剧目的首次远行提供必要的服化道、运输、住宿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而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舞台上一个个坚持戏剧理想的创作者,还有台下花费不足百元就可以欣赏到精致作品的观众。

“戏剧东城”落地天津的第一台剧目《跑吧,儿子》在光华剧院登台。

10月31日晚,“戏剧东城”落地天津的第一台剧目《跑吧,儿子》在光华剧院登台。这部讲述北京胡同里父子温情的故事当晚就在天津演艺圈人士的微信朋友圈中刷屏了。“无名角、无大IP,但非常耐看。”“没想到一个不出名的民营团体的作品,在舞美、故事结构等方面都这么高级。”“好戏,并非都要场场冒白烟,搭高楼。”“虽然是主旋律故事,但表达方式创新,形式很独特。”“不仅主演好,群演也很好。”首演当天,天津剧协、天津演艺、天津的经纪公司都来了,既来欣赏也来挑选日后可以长久合作的剧目。

接下来的几部剧也各有特色。《最美的时光》在“失忆”和“原谅”的话题中探讨时间的意义,《男保姆》关注空巢老人的故事,《可说呢》致敬梅耶荷德,讲述了一个路口事故引发的街头故事。《老丁头的安居生活》以中轴线申遗和天坛周边简易楼的腾退为主线,展现了老北京的邻里情和新北京的幸福生活……“我们对北京人的认识,就浓缩在这些剧目里。那种豁达、坚强、包容、幽默,闪烁着光辉。”郭鸿斌说。

新型观演关系给业内带来启发

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就在这些剧目登台天津的时候,天津的演艺人士也嗅到了市场的变化。

剧目《可说呢》就带来了不小的启发。该剧很有实验性,剧目到底演出多长时间,要根据当晚气氛来决定。在北京时,这部剧曾从19时30分一直演到了23时。但在天津首演的时候,剧组演了80分钟后,没有谢幕,演出就结束了。观众在台下等了10多分钟才发现已经没有表演了。不少人认为这样对待观众非常不负责任,也有人觉得这是全新的体验,很新奇。“天津观众非常活跃,剧中一些有趣的点,大家能很准确感受到。关于演出结束方式,我们觉得天津观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度很高,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主创团队认为天津观众的反应都在意料之中。

“这种突破性的演出方式和讨论以前几乎没有过。”一位来自天津的演出经纪人说,这一次小小的试验也让他对天津观众的宽容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日后在引进剧目时再大胆一些。而北京剧组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同样给天津同行留下深刻印象,带来新启发。就在上周末,《最美的时光》剧组在天津举办的表演体验工作坊,开展了零基础台词发声训练、零距离交朋友活动。粉丝们通过台词训练、表演训练而融入作品、融入戏剧氛围中,剧院似乎在演出功能之外,多了一些“城市客厅”的氛围。戏剧的魅力,正在扩散到戏剧以外的领域产生影响。

一批“天津故事”有望来北京

明天,“戏剧东城”首次大规模走出北京的演出将在天津划上句号。不少人觉得这些剧目不仅天津市场可以接受,也有可能被全国观众接受。“虽然这些剧目产自北京,讲的是北京故事,但场景、情感、道理、生活的逻辑都具有普遍意义。完全可以被更广范围的观众接受。”一位天津演艺网的粉丝留言说。

如今,天津光华剧院已经决定在明年的11月、12月留出足够的时间给“戏剧东城”,期待着这次合作可以延续,成为京津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而东城区文旅则决定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要继续审慎地筛选明年的原创剧目,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要为送出北京、走向天津,甚至走向全国“东城故事”保持良好口碑。

而受此启发,天津原创剧目也动了来京演出的念头。“我们其实一直想把天津的京剧、话剧、河北梆子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天津展演秀,京津演出可以互为跳板,在对方市场打开知名度以后,未来对于走向全国市场会更好。”郭鸿斌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批“天津故事”也能在舞台上向北京观众展示出天津人善于化解压力、自我调节能力强、懂得自嘲、情商高等特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洋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